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怨声载道的解释
yuàn shēng zài dào

怨声载道

yuàn shēng zài dào

ㄩㄢˋ ㄕㄥ ㄗㄞˋ ㄉㄠˋ

怨聲載道

天怒人怨 怨天忧人 民怨沸腾

口碑载道 有口皆碑 歌功颂德 颂声载道

怨声载道的意思

载:充满;道:道路。
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。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。

出处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李固传》:“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、樊丰之属,外委固广、谢恽之徒,开门受赂,署用非次,天下纷然,怨声载道。”

用法主谓式;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

例子茅盾《锻炼》:“我也看着不像样。这三天工夫,大家都怨声载道。”

正音“载”,读作“zài”,不能读作“zǎi”。

辨形“怨”,不能写作“冤”。

歇后语 公路上叫苦 —— 怨声载道

谜语 1. 公路上叫苦 (谜底:怨声载道)
2. 马路噪音,令人讨厌 (谜底:怨声载道)

故事 东汉时期,外戚和宦官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,汉顺帝下诏,让各地有才能的人到都城洛阳参加考试,选拔出李固担任议郎,李固被宦官排挤出京城,就给大将军梁商写信,希望朝廷吸取历史经验教训,杜绝奢侈浪费,避免百姓怨声载道。

怨声载道的详细解释

道路上到处充满了埋怨的声音。形容群众普遍的怨恨和不满。语本《后汉书・卷六三・李杜列传・李固》。

【典源】

《后汉书・卷六三・李杜列传・李固》

(李固)出为广汉雒令,至白水关,解印绶,还汉中,杜门不交人事。岁中,梁商请为从事中郎。……固欲令商先正风化,退辞高满,乃奏记曰:「《春秋》褒仪父以开义路,贬无骇以闭利门,夫义路闭则利门开,利门开则义路闭也。 [1]内任伯荣、樊丰之属,外委周广、谢恽之徒,开门受赂, [2],天下 [3],怨声满道。朝廷初立,颇存清静,未能数年,稍复堕损。左右党进者, [4],守死善道者, [5],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。

注解

[1]孝安皇帝:刘祜(公元94—125),年仅十三时,邓太后立其为帝,邓太后临朝,在位二十年卒,年三十二岁。庙号恭宗,谥号孝安皇帝。

[2]署用非次:任用人才、指派官吏没有适当的标准。

[3]纷然:杂乱的样子。

[4]日有迁拜:指不断获得升迁的机会。拜,任命官职。

[5]滞涸穷路:指没有获得赏识而陷入困境。

【典故】

据《后汉书・卷六三・李杜列传・李固》载,东汉末年由于外戚和宦官政争,造成当时朝野动荡不安,东汉的国运也摇摇欲坠。汉和帝死后,出生才百余天的殇帝即位,不久即夭折,于是邓太后与其兄弟邓骘迎立年仅十三岁的安帝,但大权仍掌握在邓太后手中。邓太后死后,安帝亲政,邓氏一门立刻遭到贬黜,但安帝又援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阎氏掌握大权。安帝死后,阎氏立年幼的北乡侯为少帝,不久即病死。这时对于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满的宦官们,便趁机发动政变,杀掉阎氏一门及其同党,拥立顺帝。但顺帝即位后,政权并未回到皇帝手中,实权仍由皇后的父亲大将军梁商掌握。梁商见到政局败坏,民间灾异四起,想要整顿朝政,于是四处延揽有才德之士。李固是当时有名的文人,博学多才,有气节操守,不同流合污,多次辞退朝廷的征用。他曾纵论时弊,建议皇帝应该压制外戚、罢退宦官、用人唯才,但没有受到采纳,于是便到汉中隐居起来。这次梁商请他出来为官,李固希望梁商能够先端正朝廷风气,于是又上书说道:“安帝在位的时侯,任用外戚小人,他们公开地收受贿赂,任用人才没有一定的标准,所以天下才会纷扰不已,路上都充满了百姓抱怨的声音。希望将军能够以天下为忧,崇尚俭省,用人唯才,才是救国之道。”但是梁商却没有接纳李固的建议。这段话的原文“天下纷然,怨声满道”,后来演变出“怨声载道”这句成语,用来形容群众普遍的怨恨和不满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宋史・卷四四五・ 文苑列传・叶梦得》:“时旁郡纠民输镪就籴京师,怨声载道,独颍昌赖梦得得免。”
  • 02.《警世通言・卷四・拗相公饮恨牛山堂》:“民间怨声载道,天变迭兴。”
  • 03.《红楼梦》第五六回:“凡有些余利的,一概入了官中,那时里外怨声载道,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。”
  • 04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九三回:“偏偏连日大雨不止,闹得招商局码头,泥深没踝。只这一下子,便闹到怨声载道。以后招商船也不肯装运了,这才罢休。”
  • 05.《清史稿・卷一二二・食货志三》:“兼之强拏剥运,捶挞交加,怨声载道,不仅失风之虞也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形容群众普遍的怨恨和不满。

类别用在“民怨四起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股票指数一直跌,投资人怨声载道

同样是当官,有的人誉满口碑,有的人则怨声载道

对这件事,政府的政策摇摆不定,难怪民众怨声载道

你们不要怨声载道了,要知道领导阶层已尽力而为了。

这种毫无预警的减薪作法,当然会引起同仁怨声载道

这个政策完全不顾民情,以致民众怨声载道,乃是预料之中。

这里的排水工程一直没有做好,所以每雨必淹,居民怨声载道

许多政策刚推动时难免会怨声载道,但只要是对的,最后民众都会接受。

这条马路挖挖补补数个月,当地居民怨声载道,非常不满牛步化的施工单位。

自从实施新的打卡制度之后,所有人都怨声载道,总经理只好下令恢复旧制。

这条街一到黄昏,摊贩都摆到路中央来,人车经过时非常不便,以致大家都怨声载道

“怨声载道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yuàn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仇恨。例如~恨。恩~。宿~。~仇。~敌。~府(大家怨恨的对象)。~声载道。②不满意,责备。例如埋( mán )~。抱~。~言。任劳任~。
  • 拼音 shēng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。例如~音。~带。②消息,音讯。例如~息。不通~气。③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。例如~明。~辩(公开辩白)。~泪俱下。~嘶力竭。④名誉。例如名~。⑤音乐歌舞。例如~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~色。
  • 拼音 zǎi,zài 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年;岁。例如千~难逢。三年两~。②记录;刊登;描绘。例如记~。连~。转~。
  • 拼音 dào 部首总笔画 12
    ①路,方向,途径。例如~路。铁~。志同~合。②指法则、规律。例如~理。~德。~义。得~多助,失~寡助。③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。例如~学。传~。修~。④方法,办法,技术。例如门~。医~。⑤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)⑥指“道教”(中国主要宗教之一,创立于东汉)例如~观( guàn )。~士。~姑。~行( 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领)。⑦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。例如会~门。一贯~。⑧说,讲。例如~白。常言~。能说会~。⑨用语言表示情意。例如~喜。~歉。~谢。⑩线条。例如铅笔~儿。⑪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“道”。⑫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⑬量词。例如一~大河。两~门。上三~漆。⑭计量单位,“忽米”的通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