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补充式成语大全

补充式成语大全

共 100 页,当前第 1 页

补充式成语就像是在原本的意思基础上,又加上了额外的内容,让意思更完整。比如说,“画龙点睛”,本来只是说画龙的时候要点睛,但用在说话或写文章上,就是形容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,让整个内容更加生动、精彩。

  • 川流不息

    chuān liú bù xī

    像河川般奔流不停,比喻时光无止尽地流逝。※语或本《论语・子罕》。后用“川流不息”形容连绵不绝或往返不断。△“络绎不绝”【典源】※《论语・子罕》[1]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[2]如斯[3]夫!不舍[4]昼夜...[查看详情]

    1
  • 暗无天日

    àn wú tiān rì

    看不见天日,一片漆黑。比喻黑暗无天理。《聊斋志异・卷五・鸦头》:“妾幽室之中,暗无天日,鞭创裂肤,饥火煎心,易一晨昏,如历年岁!”[查看详情]

    2
  • 威武不屈

    wēi wǔ bù qū

    面对权势压迫,亦坚贞不屈。语本《孟子・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《清・顾炎武・答李紫澜书》:“然后国家无杀士之名,草泽有容身之地,真所谓威武不屈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3
  • 处之泰然

    chǔ zhī tài rán

    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,神色自若。《宋史・卷四五〇・尹谷传》:“江陵大府,雄据上流,表里襄、汉,西控巴蜀,南扼湖、广,兵民杂处,庶务丛集,霆随事裁决,处之泰然。”《元史・卷一五八・许衡传》:“家贫躬耕,粟...[查看详情]

    4
  • 暴跳如雷

    bào tiào rú léi

    暴躁得像打雷一样猛烈。形容脾气暴躁。语本无名氏〈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〉。后用“暴跳如雷”形容人急怒时跳脚吼叫的样子。△“大发雷霆”【典源】无名氏〈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〉(据《玉台新咏》卷一引)出门登车去,涕落...[查看详情]

    5
  • 高朋满座

    gāo péng mǎn zuò

    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。形容宾客众多。#语出唐・王勃〈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〉。【典源】#唐・王勃〈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〉(据《全唐文・卷一八一・王勃》引)[1]雄州雾列,俊彩星驰。台隍枕夷夏之交,宾...[查看详情]

    6
  • 肆无忌惮

    sì wú jì dàn

    形容人恣意妄为,毫无顾忌。语本《礼记・中庸》。【典源】《礼记・中庸》仲尼[1]曰:“君子中庸[2],小人反中庸。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时中[3];小人之中庸也,小人而无忌惮[4]也。”注解[1]仲尼:孔...[查看详情]

    7
  • 不绝如缕

    bù jué rú lǚ

    ①仅有一线连系未断。比喻局势危急。《唐・柳宗元・寄许京兆孟容书》:“茕茕孑立,未有子息。荒隅中少士人女子,无与为婚,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,以是嗣续之重,不绝如缕。”亦作“不绝如线”、“不绝若线”。②比...[查看详情]

    8
  • 恶贯满盈

    è guàn mǎn yíng

    贯,本指以线穿钱,钱满一贯,就不能增加,称为满贯。此处指恶行“累积”,《广雅・释诂一》︰“贯,累也。”罪恶累积,已达满溢的程度。比喻罪大恶极,末日已到。#语本《书经・泰誓上》。△“罪大恶极”【典源】#...[查看详情]

    9
  • 爱不释手

    ài bù shì shǒu

    喜欢得舍不得放手。《文明小史・第二十二回》:“邓门上一见雕镂精工,爱不释手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10
  • 辗转反侧

    zhǎn zhuǎn fǎn cè

    形容因心事重重而翻来覆去睡不著觉。语出《诗经・周南・关雎》。△“窈窕淑女”、“梦寐以求”【典源】《诗经・周南・关雎》关关[1]雎鸠[2]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[3],君子好逑[4]。参差[5]荇菜[6]...[查看详情]

    11
  • 自强不息

    zì qiáng bù xī

    自己不断努力向上,永不懈怠。语出《易经・乾卦・象》。【典源】《易经・乾卦・象》象曰: 天行健[1]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注解[1]天行健:天体的运行,昼夜不息,周而复始。【典故】《易经》是记载大自然、天文...[查看详情]

    12
  • 甘之如饴

    gān zhī rú yí

    指苦难来临,甘心承受。语本汉・赵晔《吴越春秋・勾践归国外传》。【典源】汉・赵晔《吴越春秋・勾践归国外传》越王念复吴雠,非一旦也。苦身劳心,夜以接日。目卧则攻之以蓼,足寒则渍之以水。冬常抱冰,夏还握火。...[查看详情]

    13
  • 挥洒自如

    huī sǎ zì rú

    随意写作诗文或书画,不受拘束。《三国演义・第五十七回》:“挥洒自如,雅量高志。”《孽海花・第二十五回》:“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,珏斋提笔,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14
  • 坚定不移

    jiān dìng bù yí

    专一固定,毫不动摇。《资治通鉴・卷二四六・唐纪六十二・文宗开成五年》:“陛下诚能慎择贤才以为宰相,……推心委任,坚定不移,则天下何忧不理哉!”[查看详情]

    15
  • 举棋不定

    jǔ qí bù dìng

    本指拿著棋子,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下。比喻做事犹豫不决,拿不定主意。语出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五年》。【典源】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五年》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,宁喜许之。大叔文子闻之,曰:“乌乎!《诗》所谓『我躬...[查看详情]

    16
  • 闻名遐迩

    wén míng xiá ěr

    遐:远;迩:近。形容名声很大,远近都知道。 出处:《南齐书・高帝纪上》:“上流声议,遐迩所闻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名声很大。例子: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九章:“亨特父子陪着客人游览了闻名遐迩...[查看详情]

    17
  • 诲人不倦

    huì rén bù juàn

    耐心教导人而不知倦怠。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、学而不厌、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”《文明小史・第二十六回》:“幸亏那瞿先生诲人不倦,当下就把那住家野鸡的始末根原,详详细细的演说了半天。”亦作“诲而不...[查看详情]

    18
  • 近在咫尺

    jìn zài zhǐ chǐ

    八寸为咫,十寸为尺。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。《宋・苏轼・杭州谢上表二首之一》:“而臣猥以末技,日奉讲帷,凛然威光,近在咫尺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・第九十八回》:“他的公馆近在咫尺,也不换衣服,就这么走...[查看详情]

    19
  • 感激涕零

    gǎn jī tì líng

    感激落泪,形容非常感谢。语本唐・刘禹锡〈平蔡州〉诗三首之二。【典源】唐・刘禹锡〈平蔡州〉诗三首之二(据《全唐诗・卷三五六・刘禹锡》引)汝南晨鸡喔喔鸣,城头鼓角音和平。路傍老人忆旧事,相与感激皆涕零[1...[查看详情]

    20
  • 亲密无间

    qīn mì wú jiàn

    关系非常密切而毫无隔阂。如:“团结就是力量,指的就是彼此相互信任,亲密无间,才能凝聚力量,发挥作用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21
  • 奉若神明

    fèng ruò shén míng

    尊奉如同神明。如:“他对她言听计从,奉若神明。”亦作“奉如神明”。[查看详情]

    22
  • 垂涎三尺

    chuí xián sān chǐ

    口水流下三尺长。形容非常贪馋。※语或本汉・贾谊《新书・卷四・匈奴》。后用“垂涎三尺”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。【典源】※汉・贾谊《新书・卷四・匈奴》匈奴之使至者,若大人降者也,大众之所聚也,上必...[查看详情]

    23
  • 退避三舍

    tuì bì sān shè

    舍,古人以三十里为一舍。“退避三舍”指作战时,将部队往后撤退九十里。◎语本《左传・僖公二十三年》。后用“退避三舍”比喻主动退让,不与人相争。【典源】《左传・僖公二十三年》(重耳)及楚, 楚子飨之[1]...[查看详情]

    24
  • 鞭辟入里

    biān pì rù lǐ

    鞭辟,鞭策、激励。“鞭辟入里”指研究学问要自我鞭策,深入精微之处。语本《二程集・河南程氏遗书・卷一一・师训》。后用“鞭辟入里”形容评论见解深刻透澈。△“入木三分”【典源】《二程集・河南程氏遗书・卷一一...[查看详情]

    25
  • 吹角连营

    chuī jiǎo lián yíng

    角:古代军中所吹的乐器。指整个军营响着进攻的号角。 出处:宋・辛弃疾《破阵子・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》: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[查看详情]

    26
  • 胆大包天

    dǎn dà bāo tiān

    胆量非常大,能把天包下。形容不顾一切,任意横行。如:“那个小偷竟敢在警察局前面作案,真是胆大包天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27
  • 哑口无言

    yǎ kǒu wú yán

    遭人质问或驳斥时沉默不语或无言以对。※◎语或出《醒世恒言・卷八・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。△“张口结舌”、“缄舌闭口”【典源】《醒世恒言・卷八・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※张六嫂得了言语,同养娘来至刘家。恰好刘妈妈...[查看详情]

    28
  • 守正不回

    shǒu zhèng bù huí

    坚守正道,不屈服改变。《周书・卷十八・王罴传》:“罴轻侮权势,守正不回,皆此类也。”《宋・胡仔・苕溪渔隐丛话前集・卷二十六・宋景文》:“公乃为诗以见意,其间一联云:『直干终为栋,真钢不作钩。』其守正不...[查看详情]

    29
  • 昏迷不醒

    hūn mí bù xǐng

    因强烈的刺激或撞击,使人意识受到障碍,对外界讯息失去反应。如:“他的头部因车祸受伤后,整个人就一直昏迷不醒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30
什么是成语

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通常由四个字组成,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意义。成语大多源自古代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,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使用,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表达方式。

成语的特点是言简意赅,用短短的几个字就能表达复杂的意思。它们往往具有形象性、生动性和哲理性,是汉语语言艺术的精华。在使用成语时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,使表达更加精确、生动。

成语在汉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,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,而且在文学创作、演讲、辩论等场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学习和掌握成语,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,还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。

成语的构成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,比如对仗工整、声韵和谐,这使得成语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美感。同时,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其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,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比喻或引申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