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褒义成语大全

褒义成语大全

共 100 页,当前第 1 页

褒义成语是指那些含有积极、赞美意味的成语。它们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美好品质或事物的好状态,让人听了感到愉悦和钦佩。比如“英勇无畏”、“勤奋好学”等,都体现了人们对这些品质的赞赏。

  • 当之无愧

    dāng zhī wú kuì

    承当得起他人的称誉,不必感到惭愧。《官场现形记・第三十二回》:“若照荩翁的大才,这几句考语,著实当之无愧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1
  • 心宽体胖

    xīn kuān tǐ pán

    心境乐观开朗,生活无忧无虑,身体自然舒坦。《儿女英雄传・第四十回》:“一痛快,不觉收了眼泪,嗤的一笑,立刻头就不晕了,心宽体胖,周身的衣裳也合了折儿了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2
  • 春风化雨

    chūn fēng huà yǔ

    “春风”,春风吹拂,化育万物。语出汉・刘向《说苑・卷五・贵德》。“化雨”,雨水灌育草木。语本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“春风化雨”指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及雨水,亦用于比喻师长和蔼亲切的教导。△“春风风人”、“夏...[查看详情]

    3
  • 沉鱼落雁

    chén yú luò yàn

    鱼、鸟不辨美丑,即使看见美女也同样赶紧潜水高飞。语本《庄子・齐物论》。后用“沉鱼落雁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出众。△“闭月羞花”【典源】《庄子・齐物论》啮缺问乎王倪曰:“子知物之所同是乎﹖”曰:“吾恶乎知之...[查看详情]

    4
  • 同心同德

    tóng xīn tóng dé

    同一心意,同一信念。指思想、行动一致。《书经・泰誓中》:“受有亿兆夷人,离心离德;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《金史・卷二・太祖本纪》:“朕得天下,皆我君臣同心同德以成大功。”亦作“同德同心”。【释义②...[查看详情]

    5
  • 安然无恙

    ān rán wú yàng

    恙,祸患、疾病。“安然无恙”指平安没有疾病、祸患等事故。语本《战国策・齐策四》。【典源】《战国策・齐策四》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。书未发,威后[1]问使者曰:“岁亦无恙[2]耶?民亦无恙耶?王亦无恙耶?”...[查看详情]

    6
  • 先知先觉

    xiān zhī xiān jué

    本指知觉智慧比一般人敏锐的人。语本《孟子・万章上》:“天之生此民也,使先知觉后知,使先觉觉后觉也。”后指人感觉敏锐,事先知觉。如:“我还没开口,他已经先知先觉了。”亦作“先觉先知”。[查看详情]

    7
  • 从容不迫

    cóng róng bù pò

    沉著镇定不慌张。语本《庄子・秋水》。【典源】《庄子・秋水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[1]之上。庄子曰:“儵鱼[2]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”惠子曰: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”庄子曰:“子非我,安知[3]我不知鱼...[查看详情]

    8
  • 打成一片

    dǎ chéng yī piàn

    ①把零星的、部分的连结成一个整体。《宋・朱熹・答方宾王书》:“只要常自提撕,分寸积累将去,久之自然接续,打成一片。”②人与人相处,生活亲近,感情融洽,不分彼此。如:“他才上任不久,就已和大伙儿打成一片...[查看详情]

    9
  • 短小精悍

    duǎn xiǎo jīng hàn

    ①形容身体矮小而精明强悍的人。《史记・卷一二四・游侠传・郭解传》:“解为人短小精悍,不饮酒。”《汉书・卷九十・酷吏传・田延年传》:“延年为人短小精悍,敏捷于事,虽子贡、冉有通艺于政事,不能绝也。”亦作...[查看详情]

    10
  • 不落窠臼

    bù luò kē jiù

    窠臼,陈旧的模式规格。不落窠臼比喻不落俗套,有独创的风格。《红楼梦・第七十六回》:“这『凹』、『凸』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,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,更觉新鲜,不落窠臼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11
  • 能屈能伸

    néng qū néng shēn

    失意时能克制忍耐,得意时能施展抱负。《幼学琼林・卷一・武职类》:“总之君子之身,可大可小。丈夫之志,能屈能伸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12
  • 守望相助

  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

    相互帮助,共同守卫、瞭望。语出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。【典源】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使毕战问井地。孟子曰:“子之君将行仁政,选择而使子,子必勉之。夫仁政必自经界始。经界不正,井地不钧,谷禄不平,是故暴君污吏必...[查看详情]

    13
  • 差强人意

    chā qiáng rén yì

    本义是还真是能够振奋人心。#语出《东观汉记・卷八・吴汉列传》。后用“差强人意”比喻虽然不够好,但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。【典源】#《东观汉记・卷八・吴汉列传》[1]汉与邓宏俱客苏弘,弘称道之。(邓)禹数与...[查看详情]

    14
  • 不同凡响

    bù tóng fán xiǎng

    “不同凡响”典源作“非凡响”,意谓不是平凡的音乐。后用来比喻特出、不平凡的人或事物。※语或本唐・程太虚〈漱玉泉〉诗。△“不同凡庸”、“与众不同”【典源】※唐・程太虚〈漱玉泉〉诗(据《全唐诗外编・续补遗...[查看详情]

    15
  • 威武不屈

    wēi wǔ bù qū

    面对权势压迫,亦坚贞不屈。语本《孟子・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《清・顾炎武・答李紫澜书》:“然后国家无杀士之名,草泽有容身之地,真所谓威武不屈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16
  • 安身立命

    ān shēn lì mìng

    “安身”,居处得以容身。语出《吕氏春秋・有始览・谕大》。“立命”,修身养性以奉天命。语出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“安身立命”指居处得以容身,生活便有著落,精神上亦有所寄托。【典源】“安身”:《吕氏春秋・有始...[查看详情]

    17
  • 轻而易举

    qīng ér yì jǔ

    重量轻而容易举起。形容非常轻松,毫不费力。语出宋・朱熹《诗集传・卷一八・大雅・烝民》。【典源】宋・朱熹《诗集传・卷一八・大雅・烝民》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,然人莫能举也。我于是谋度[1]其能举之者,则惟...[查看详情]

    18
  • 取长补短

    qǔ cháng bǔ duǎn

    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。如:“大家均有优缺点,应取长补短,才能更进步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19
  • 言之有物

    yán zhī yǒu wù

    指言论或文章有根据、有内容。语本《易经・家人卦・象》。△“言之无物”【典源】《易经・家人卦・象》〈象〉[1]曰:风自火出[2],家人。君子以言有物,而行有恒。注解[1]〈象〉:易经十翼之一,是解释爻象...[查看详情]

    20
  • 赤子之心

    chì zǐ zhī xīn

    婴儿的心。比喻纯洁、善良的心地。语出《孟子・离娄下》。【典源】《孟子・离娄下》孟子曰:“大人[1]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注解[1]大人:此指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。【典故】孟子,公元前372∼前28...[查看详情]

    21
  • 有条有理

    yǒu tiáo yǒu lǐ

    犹“有条不紊”。见“有条不紊”条。【典故】此处所列为“有条不紊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这篇典源的背景是殷帝盘庚欲从河北迁都至河南,引起臣民不悦,内容是一篇盘庚安民的训辞,他说:我如今迁都,并非荒废了先...[查看详情]

    22
  • 百发百中

    bǎi fā bǎi zhòng

    每发一箭,都能射中。形容射击技术高超,绝无虚发。#语出《战国策・西周策》。后亦用“百发百中”形容技术高妙,能命中目标。或形容料事、用计、施药等相当准确。△“百步穿杨”、“前功尽弃”【典源】#《战国策・...[查看详情]

    23
  • 风烛残年

    fēng zhú cán nián

    “风烛”,灯烛在风中摇曳,明暗不定,也极易灭熄。比喻人生命可危。语本古辞〈怨诗行〉。“残年”,暮年。语出《列子・汤问》。“风烛残年”形容人身体孱弱,不久于世的晚年。【典源】“风烛”:古辞〈怨诗行〉(据...[查看详情]

    24
  • 爱屋及乌

    ài wū jí wū

    因爱一个人,连带地也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。比喻爱一个人也连带地关爱与他有关的一切。#语本《尚书大传・卷二・大誓》。【典源】#《尚书大传・卷二・大誓》武王与纣战于牧之野,纣之卒辐分,纣之车瓦裂,纣之甲...[查看详情]

    25
  • 孜孜不倦

    zī zī bù juàn

    孜孜,勤勉不懈。“孜孜不倦”指勤勉而不知疲倦。◎语本《书经・益稷》。△“亹亹不倦”【典源】《书经・益稷》(舜)帝曰:“来,禹!汝亦昌言。”禹[1]拜曰:“都,帝!予何言?予思[2]日孜孜[3]。”皋陶...[查看详情]

    26
  • 革故鼎新

    gé gù dǐng xīn

    革除旧弊,建立新制。多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。《旧五代史・卷三・梁书・太祖本纪三》:“革故鼎新,谅历数而先定,创业垂统,知图箓以无差。”亦作“鼎新革故”、“革旧鼎新”。【释义②】革除旧弊,建立新制。多指...[查看详情]

    27
  • 言近旨远

    yán jìn zhǐ yuǎn

    言辞浅近而意旨深远。见“言近指远”条。《镜花缘・第十八回》:“其书阐发孔孟大旨,殚尽心力,折衷旧解,言近旨远,文简意明,一经诵习圣贤之道,莫不灿然在目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28
  • 大显身手

    dà xiǎn shēn shǒu

    形容充分显露、展示自己的本领才干。如:“好不容易盼到正式比赛,我可不愿失去这大显身手的机会。”[查看详情]

    29
  • 夙兴夜寐

    sù xīng yè mèi

    早起晚睡。形容终日勤劳。◎语出《诗经・卫风・氓》。△“宵衣旰食”【典源】《诗经・卫风・氓》三岁为妇,靡室劳[1]矣。夙[2]兴[3]夜寐[4],靡有朝[5]矣。言既遂矣,至于暴矣。兄弟不知,咥其笑矣。...[查看详情]

    30
什么是成语

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通常由四个字组成,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意义。成语大多源自古代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,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使用,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表达方式。

成语的特点是言简意赅,用短短的几个字就能表达复杂的意思。它们往往具有形象性、生动性和哲理性,是汉语语言艺术的精华。在使用成语时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,使表达更加精确、生动。

成语在汉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,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,而且在文学创作、演讲、辩论等场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学习和掌握成语,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,还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。

成语的构成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,比如对仗工整、声韵和谐,这使得成语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美感。同时,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其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,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比喻或引申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