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响:平凡的音乐;不同于平凡的音乐。
原指演唱特别出色;后泛指事物不平凡;非常出色。
出处: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四章:“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,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。”
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用于表示才能出众,本领高强。
例子:自学之声发,每响必中于人心,清晰昭明,不同凡响。(鲁迅《坟 摩罗诗力说》)
正音:“凡”,读作“fán”,不能读作“fǎn”。
辨形:“凡”,不能写作“几”。
辨析:“不同凡响”与“与众不同”有别:“不同凡响”偏重在不平凡;很出色;多比喻文艺作品超过一般水平;“与众不同”偏重在不平常;很特别;多形容人的五官、衣着等跟人家不一样。
歇后语: 韩湘子吹笛 —— 不同凡响
谜语: 1. 神曲 (谜底:不同凡响)
2. 雷鸣 (谜底:不同凡响)
3. 仙乐 (谜底:不同凡响)
4. 此曲只应天上有 (谜底:不同凡响)
“不同凡响”典源作“非凡响”,意谓不是平凡的音乐。后用来比喻特出、不平凡的人或事物。※语或本唐・程太虚〈漱玉泉〉诗。△“不同凡庸”、“与众不同”
【典源】
※唐・程太虚〈漱玉泉〉诗(据《全唐诗外编・续补遗・卷二・程太虚》引)
瀑布横飞[1]间,泉声入耳送清寒。天然一曲非[2],万颗明珠落玉盘。
[1]翠壑:苍翠的山谷。
[2]凡响:平凡的音乐。
【典故】
“不同凡响”典源作“非凡响”。非,“不同”也。唐代道士程太虚的这首〈漱玉泉〉诗,描写瀑布由高处飞泻而下,注入山谷,发出的声音就像万千颗明珠落入玉盘时一样清脆响亮。其中以“天然一曲非凡响”一句,来形容瀑布的流水声像是一首天然而不平凡的音乐。后来“不同凡响”这句成语可能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特出、不平凡的人或事物,大多用在文学、艺术作品或是人的谈吐方面。
【用法】
语义比喻特出、不平凡的人或事物。褒义。
类别用在“杰出不凡”的表述上。
①这位大师一出手,果然不同凡响。
②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不同凡响的当代艺术评论。
③他的高言谠论,真是不同凡响,震惊了与会所有人士。
④这首曲子的优美和弦,更衬托出他们不同凡响的完美和声。
⑤此次比赛里,中华小将的表现不同凡响,竟能打败世界顶级强队。
【辨识】
同义“不同凡响”及“与众不同”都有与平常不相同的意思。
异义“不同凡响”侧重于表现出色不凡;“与众不同”侧重于言行举止独特不同。
不同凡响 | 与众不同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✅ | ❌ | 此次比赛里,中华小将的表现不同凡响,竟能打败世界顶级强队。 |
❌ | ✅ | 他喜欢标新立异,连穿著也与众不同。 |
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同
拼音 tóng,tòng 部首 冂 总笔画 6①一样,没有差异;相~。~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~侪(同辈)。~庚(同岁)。~年。~胞。~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行业的人)。~仁(同人)。~仇敌忾。~工异曲。~室操戈。情~手足。②共,在一起(从事)例如共~。~学。~步。殊途~归。~舟共济。③和,跟。例如~流合污。④姓。 -
凡
拼音 fán 部首 几 总笔画 3①平常的,不出奇的。例如平~。~庸。~夫俗子。②指人世间(宗教或迷信的说法)例如~尘。~心。③所有的。例如~年满十八岁的公民,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。~是。④总共。例如全书~二十八卷。⑤大概,要略。例如大~。~例。发~(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)。⑥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4”。 -
响
拼音 xiǎng 部首 口 总笔画 9①声音。例如~声。~箭。~马(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,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)。音~(a。声音,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;b。泛称收音、录音、扩音等设备)。②发出声音。例如钟~了。③声音高,声音大。例如~亮。~彻云霄(响声直达高空,形容声音十分嘹亮)。④回声。例如~应( yìng )。如~斯应(喻反应迅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