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ABB式成语大全
共 100 页,当前第 1 页
AABB式成语,就是由两个相同的字或词组成一对,然后再用另一对相同的字或词组成。比如“平平安安”、“快快乐乐”,这样的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事物或者心情的状态,读起来朗朗上口,给人一种温馨、和谐的感觉。
-
形容人声杂乱,议论纷纷,如水沸腾一般。《水浒传・第十八回》:“后来听得沸沸扬扬地说道:『黄泥冈上一伙贩枣子的客人,把蒙汗药麻翻了人,劫了生辰纲去。』”《东周列国志・第五回》:“州吁即位三日,闻外边沸沸...[查看详情]
1 -
形容行事不光明,偷偷摸摸的样子。※语或出《红楼梦》第二四回。△“鬼头鬼脑”【典源】※《红楼梦》第二四回原来这贾芸最伶俐乖觉,听宝玉这样说,便笑道:“俗语说的,『摇车里的爷爷,拄拐的孙孙。』虽然岁数大,...[查看详情]
2 -
兢兢,小心谨慎的样子。业业,危惧的样子。“兢兢业业”形容戒慎恐惧,认真负责的样子。#语出《书经・皋陶谟》。【典源】#《书经・皋陶谟》[1]无教逸欲[2]有邦,兢兢业业,一日二日[3]万几[4]。无旷[...[查看详情]
3 -
战,害怕而发抖,通“颤”。兢兢,小心谨慎的样子。“战战兢兢”形容戒慎恐惧的样子。语出《诗经・小雅・小旻》。△“如临深渊”、“如履薄冰”、“诚惶诚恐”、“暴虎冯河”、“临深履薄”【典源】《诗经・小雅・小...[查看详情]
4 -
“期期”,口吃重言的样子。语出《史记・卷九六・张丞相列传》。“艾艾”,口吃重言的样子。#语出晋・裴启《语林》。“期期艾艾”形容口吃结巴的样子。【典源】“期期”:《史记・卷九六・张丞相列传》昌为人彊力,...[查看详情]
5 -
三个一群,两个一伙。形容零散结集的样子。《水浒传・第一〇四回》:“更有村姑农妇,丢了锄麦,撇了灌菜,也是三三两两,成群结队,仰著黑泥般脸,露著黄金般齿呆呆地立著。”《文明小史・第十回》:“当下一干人走...[查看详情]
6 -
每天每夜。形容无时无刻。如:“与其日日夜夜空思妄想,倒不如付诸实际行动。”[查看详情]
7 -
形容对人对事诚恳、热情。亦指工作勤奋,一丝不苟。 出处:汉・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曩者辱赐书,教以顺于接物,推贤进士为务,意气勤勤恳恳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指做事认真。例子:报德明功,勤勤恳恳。《...[查看详情]
8 -
形容抵声哭泣。 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6回:“平儿听了,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。”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哭泣。例子:平儿听了,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。(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0六回)[查看详情]
9 -
①形容多而零散。如:“今夜的池塘边,有无数星星点点的火把闪耀著。”②形容极少或细碎。如:“我得到的皆是星星点点、片片断断的资料,很难据以做出判断。”[查看详情]
10 -
①形容数量很多。《文明小史・第二十七回》:“我吃酥油饼也吃过千千万万,没有吃过一百二十钱的起马酥油饼。”亦作“万万千千”。②千万、务必。有恳切叮咛的意味。《儿女英雄传・第三回》:“大爷,你可千千万万见...[查看详情]
11 -
勉强将就,敷衍了事。《孽海花・第六回》:“马马虎虎逼著朝廷签定,人不知鬼不觉依然把越南暗送。”亦作“麻麻呼呼”、“麻麻糊糊”。[查看详情]
12 -
谓每一生,每一世。《南史・卷四十五・王敬则传》:“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。”《隋唐演义・第八十六回》:“今就星光之下,你我二人密相誓愿,心中但愿生生世世长为夫妇。”或作“世世生生”。[查看详情]
13 -
①确定对的,否定错的。指能明辨是非对错。《荀子・修身》:“是是非非谓之知,非是是非谓之愚。”②各种是非纷争。《孤本元明杂剧・冲漠子・第二折》:“猿也你再休向灵台寄迹,马也再休向黄庭伏枥,再休管是是非非...[查看详情]
14 -
堂堂,壮盛;正正,严整。“堂堂正正”指军阵强大整齐。语本《孙子・军争》。后用“堂堂正正”形容光明正大。△“以逸待劳”【典源】《孙子・军争》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。是故朝气锐,昼气惰,暮气归。故善用兵者...[查看详情]
15 -
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。 出处...[查看详情]
16 -
连声称是。比喻顺从而无所违逆。语本《韩非子・八奸》。△“唯命是听”【典源】《韩非子・八奸》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,有八术:……二曰在旁。何谓在旁?曰:优笑侏儒,左右近习,此人主未命而唯唯[1],未使[2]...[查看详情]
17 -
混杂、不分明的样子,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,形容迷糊,不清醒。 出处:先秦・孙武《孙子・势》:“纷纷纭纭,斗乱而不可乱也;浑浑沌沌,形圆而不可败也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补语、定语;指人的头脑。例子:在湖南念书...[查看详情]
18 -
①犹言郁郁葱葱。草木苍翠茂盛貌。②犹言郁郁葱葱。气盛貌。 出处:《列子・力命》:“美哉国乎!郁郁芊芊。”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例子:以英雄忠义之气,郁郁芊芊,积于笔墨间也。清·张岱《陶庵梦忆...[查看详情]
19 -
①喜欢好人,憎恶坏人。《史记・卷一三〇・太史公自序》:“善善恶恶,贤贤贱不肖。”《三国演义・第三十五回》:“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,特往谒之。”②史家褒贬善恶的用语。《宋・欧阳修・王彦章画像记》:“予于五...[查看详情]
20 -
本指军容整齐,阵容浩大。语本《孙子・军争》:“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,此治变者也。”后指正大光明。《儿女英雄传・第三十回》:“人家的话正正堂堂,料著一时驳不倒,便说道:『言之有理。』”[查看详情]
21 -
济济:庄严恭敬的样子;跄跄:走路符合礼节。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。 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大略》:“朝庭之美,济济跄跄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队列整齐有礼节。例子: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11章:“仪式...[查看详情]
22 -
指撒娇讨人喜欢的样子或仪容甜美具有魅力。 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0回:“众殿脚女都是演习就的,打扮得娇娇媚媚,上了岸,各照派定前后次第而立。”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多用于女性。[查看详情]
23 -
入迷到呆傻的程度,有些执迷不悟。 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0回:“终日痴痴迷迷,愁眉泪眼。”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[查看详情]
24 -
象声词,形容响声。 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64回:“乒乒乓乓,如同阵前炮响;轰轰烈烈,却似锣鼓齐鸣。”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声响。例子: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二章:“街坊邻居听见吊脚楼上乒乒乓乓,...[查看详情]
25 -
故意发出各种争吵声的情况。 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3回:“若是那些小人知道,来这门首吵吵闹闹,却怎么了?”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环境等。例子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九章:“大人娃娃夹在...[查看详情]
26 -
广阔而无所有的样子。如:“这篇文章空空洞洞的,毫无内容可言。”[查看详情]
27 -
时而中断,时而继续。如:“这份工作一直断断续续的进行,从未间断。”[查看详情]
28 -
指说话或写作等交待事情具体而微。 出处:清・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七回:“只是你去请他,自然他不肯来的,所以我须详详细细写封信去,并拿救一县无辜良民的话去打动他,自然他就肯来了。”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...[查看详情]
29 -
指稳重不浮躁或指安稳。 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99回:“上皇看饮了,只道其胎即堕,不意腹中全无发动,竟沉沉稳稳的直睡至天明。”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指稳当。[查看详情]
30
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通常由四个字组成,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意义。成语大多源自古代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,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使用,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表达方式。
成语的特点是言简意赅,用短短的几个字就能表达复杂的意思。它们往往具有形象性、生动性和哲理性,是汉语语言艺术的精华。在使用成语时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,使表达更加精确、生动。
成语在汉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,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,而且在文学创作、演讲、辩论等场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学习和掌握成语,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,还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。
成语的构成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,比如对仗工整、声韵和谐,这使得成语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美感。同时,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其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,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比喻或引申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