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堂堂正正的解释
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

堂堂正正

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

ㄊㄤˊ ㄊㄤˊ ㄓㄥˋ ㄓㄥˋ

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正大光明

歪门邪道 鬼鬼祟祟

堂堂正正的意思

原指军队阵容盛大。后形容光明正大。堂堂:强大威武;正正:整齐。

出处先秦・孙武《孙子・军争》:“无邀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,此治变者也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

例子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,他却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说出来,可知道家也却被他破了。(清・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一回)

辨析堂堂正正”与“光明正大”的区别在于:“堂堂正正”既可指强大整齐的样子;又可指严肃正派的人;“光明正大”只能指人及其言行高尚。

歇后语 大厅中央挂楷书 —— 堂堂正正

谜语 大厅中央挂宋书 (谜底:堂堂正正)

堂堂正正的详细解释

堂堂,壮盛;正正,严整。“堂堂正正”指军阵强大整齐。语本《孙子・军争》。后用“堂堂正正”形容光明正大。△“以逸待劳”

【典源】

《孙子・军争》

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。是故朝气锐,昼气惰,暮气归。故善用兵者,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,此治气者也。以治待乱,以静待哗,此治心者也。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[1][2],勿击[3],此[4]者也。

注解

[1]邀:迎击。

[2]正正之旗:严整的旗帜。比喻军容整齐。

[3]堂堂之陈:壮大的阵容。陈,音zhèn,同“阵”,军队作战时布置的队伍行列。

[4]治变:掌握机动灵活的战术。

【典故】

《孙子》一书为春秋孙武所撰,为古代兵书之一,内容分析战争形势,探讨军事作战策略、方式,为历代兵书之祖。〈军争〉一篇从“治气”、“治心”、“治力”、“治变”等几个角度谈作战方法:所谓“治气”,指选择时机,在敌军期待归返,最为松懈时发动攻击;所谓“治心”,指在敌方军心涣散、不安时发动攻击;所谓“治力”,指避免长途远征,休养生息以迎战疲惫不堪的敌军;所谓“治变”,则指当敌军军容整齐壮盛时,应避其锋芒。其中对于“治变”一项,孙文原云:“无邀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。”此处“陈”同“阵”,是阵容的意思。“正正之旗”、“堂堂之陈”就是用来形容严整壮盛的军容。后来“堂堂正正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如宋・陈亮〈酌古论四・李靖〉:“其阵堂堂,其旗正正,此非正兵不能然也。”也是用来形容军容之壮盛。但除此之外,还见有另外的引申义,如清末刘鹗撰著的小说《老残游记》第一一回:“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,他却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说出来。”其中“堂堂正正”则是用来形容光明正大,此亦为现今使用的语义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陈亮《陈亮集・卷八・酌古论四・李靖》:“其阵堂堂,其旗正正,此非正兵不能然也。”
  • 02.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四回:“堂堂正正之师,吊民伐罪之旅。”
  • 03.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八回:“妇女们有那堂堂正正的布施,这是不怕公婆知道,不怕丈夫拘管。”
  • 04.《老残游记》第一一回:“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,他却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说出来。”
  • 05.清・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・卷三・子同生》:“圣人一笔一削,堂堂正正,岂有以暧昧之事,疑其君父者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形容光明正大。

类别用在“坦然正当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每个人都应该堂堂正正地做人,不要有辱所生。

你平时行事若是堂堂正正,现在就不会让人起疑心。

老师从小教导我们,做人要堂堂正正,不可以做违法犯纪的事。

一个堂堂正正的主管,怎么能够对下属的胡作非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?

当年他犯下重罪,如今终于服刑期满,家人无不期待他从此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。

“堂堂正正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táng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正房,高大的房子。例如~屋。~客。~倌。礼~。澡~。②同祖父的亲属关系。例如~房。~兄弟。③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。例如大~。公~。过~。④量词。例如上了一~课。一~家具。
  • 拼音 zhèng,zhēng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。例如~午。~中( zhōng )。~襟危坐。②合于法则的。例如~当( dāng )。~派。~楷。~规。~大光明。~言厉色。拨乱反~。③合于道理的。例如~道。~确。~义。~气。④恰好。例如~好。~中( zhōng )下怀。⑤表示动作在进行中。例如他~在开会。⑥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。例如~面。~本。⑦纯,不杂。例如~色。~宗。~统。纯~。⑧改去偏差或错误。例如~骨。~误。~音。~本清源。⑨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。例如~方形。⑩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。例如~电。⑪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。例如~数( shù )。⑫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