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刚正不阿的解释
gāng zhèng ē

刚正不阿

gāng zhèng bù ē

ㄍㄤ ㄓㄥˋ ㄅㄨˋ ㄟ

剛正不阿

坚强不屈

阿谀奉承

刚正不阿的意思

刚:刚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
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

出处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刚强正直,不逢迎。

例子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一员官》

歇后语 包公铡驸马 —— 刚正不阿

谜语 最坚硬的性格 (谜底:刚正不阿)

故事 宋朝包拯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,赴任扬州天长知县时写诗自勉:“清心为治本,直道是身谋。”他一生敢于犯颜直谏,不谋私利,执法如山,铁面无私,不畏权贵,不循私情,为民除害,成为百姓心中的“包青天”

刚正不阿的详细解释

刚强正直,不循私逢迎。《聊斋志异・卷十二・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

“刚正不阿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gāng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硬,坚强,与“柔”相对。例如~强。~直。~烈。~劲(姿态、风格等挺拔有力)。~健。~毅。~决。~正不阿( ē )。~愎自用。②恰好,恰巧。例如~~(a。恰好;b。才)。~好。③才。例如~才。~来就走。④姓。
  • 拼音 zhèng,zhēng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。例如~午。~中( zhōng )。~襟危坐。②合于法则的。例如~当( dāng )。~派。~楷。~规。~大光明。~言厉色。拨乱反~。③合于道理的。例如~道。~确。~义。~气。④恰好。例如~好。~中( zhōng )下怀。⑤表示动作在进行中。例如他~在开会。⑥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。例如~面。~本。⑦纯,不杂。例如~色。~宗。~统。纯~。⑧改去偏差或错误。例如~骨。~误。~音。~本清源。⑨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。例如~方形。⑩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。例如~电。⑪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。例如~数( shù )。⑫姓。
  • 拼音 bù,fǒu 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
  • 拼音 ā,ē 部首总笔画 7
    ◎加在称呼上的词头。例如~大。~爷。~爹。~罗汉。~毛。~婆。~弟。~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