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行:行动蛮横;仗势做坏事;霸道:蛮横不讲道理。
形容蛮不讲理;胡作非为。
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一任薛蟠横行霸道,他不但不去管约,反助纣为虐讨好儿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例子:他仗着父亲的权势横行霸道。
正音:“横”,读作“héng”,不能读作“hèng”;“霸”,读作“bà”,不能读作“bā”;“行”,读作“xíng”,不能读作“háng”。
辨形:“霸”,不能写作“罢”。
辨析:①“横行霸道”和“横行无忌”;都有倚仗势力;为非作歹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当强调肆无忌惮时宜用“横行无忌”;当强调“蛮不讲理”时宜用“横行霸道”。②“横行霸道”和“作威作福”;都有“胡作非为;蛮不讲理”的意思。但“作威作福”还含有滥用权势的意思;只用于个人;“横行霸道”不含此意;可用于人;也可用于集体组织。
歇后语: 一群螃蟹过街 —— 横行霸道
谜语: 1. 螃蟹上街 (谜底:横行霸道)
2. 螃蟹走路 (谜底:横行霸道)
故事: 贾府的亲戚薛蟠来贾府名义是他是典型的花花公子,学习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根本不在乎。目的是想结识些纨绔子弟,他结识“香怜”、“玉爱”两个风流学生,整天在外胡作非为,代管学生的贾瑞对他不闻不问,任他横行霸道。
“横行”,不循正道而行。语出《周礼・秋官・野庐氏》。“霸道”,与王道相反。指不顾仁义,以极权统治。※语或出《史记・卷六八・商君列传》。“横行霸道”形容凶横不讲理。△“作威作福”
【典源】
“横行”:《周礼・秋官・野庐氏》
凡道路之[1]者,叙而行之。凡有[2]者及有爵者至,则为之[3]。禁野之横行[4]者。
[1]舟车轚互:指水陆行道狭隘之处。轚,音jí,车轴相撞击。
[2]节:指符节,通行凭证。
[3]辟:回避。
[4]径逾:逾越隄渠。比喻不遵正道而行。
“霸道”:※《史记・卷六八・商君列传》
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,将修缪公之业,东复侵地,迺遂西入秦,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。孝公既见卫鞅,语事良久,孝公时时睡,弗听。罢而孝公怒景监曰:“子之客妄人耳,安足用邪!”景监以让卫鞅。……鞅复见孝公,孝公善之而未用也。罢而去。孝公谓景监曰:“汝客善,可与语矣。”鞅曰:“吾说公以霸道,其意欲用之矣。诚复见我,我知之矣。”卫鞅复见孝公。公与语,不自知膝之前于[1]也。语数日不厌。
[1]席:座位。
【典故】
“横行霸道”系由“横行”及“霸道”二语组合而成。 “横行”一语是出自《周礼・秋官・野庐氏》,大意是说,凡是水陆交通因为行道狭隘而导致拥挤的地方,要加以指挥疏通,使舟船、车辆能依序通过。凡是持有符节和领有爵命的人,进入国都后,命令行人回避,让他们顺利通行。禁止“横行”--任意由田中通过或穿越沟渠堤防。 “霸道”一语则可能出自《史记・卷六八・商君列传》,商鞅听到秦孝公要征求贤能的人,就透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。第一次见面,他陈述了帝王之道,秦孝公昏昏欲睡听不进去。第二次,他提出了王道思想,结果还是不合乎秦孝公的心意。第三次,他说出霸道的主张,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同。再次接见时,两人越聊越投机,不自觉地越坐越近,一连好几天都不厌烦。这里的“霸道”指的是不顾仁义,以威权统治国家。经过后人沿用,则引指做事蛮横不讲理的意思。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“横行霸道”,用来形容凶横不讲理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原来这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,每在学中以公报私,勒索子弟们请他;后又附助著薛蟠,图些银钱酒肉,一任薛蟠横行霸道,他不但不去管约,反助纣为虐讨好儿。”
- 02.《红楼梦》第四五回:“我说:『哥哥儿,你别说你是官儿了,横行霸道的!』”
- 03.《红楼梦》第四六回:“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,一家子都仗著他横行霸道的,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!”
- 04.《红楼梦》第四六回:“你听见那位太太,太爷们封了我们做小老婆﹖况且我们两个也没有爹娘哥哥兄弟在这门子里仗著我们横行霸道的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形容凶横不讲理。贬义。
类别用在“蛮横胡为”的表述上。
①警方出动大批警力,取缔横行霸道的飙车族。
②他仗著父母的地位横行霸道,乡民恨之入骨。
③我们绝不容许这些匪徒在我们的家园横行霸道。
④这些流氓依仗暴力、横行霸道的行径,已引起了公愤。
⑤这些横行霸道的家伙终于被绳之于法,真是大快人心。
⑥他如果不知悔改,继续横行霸道下去,一定会遭到报应!
⑦如果放任这些不良份子横行霸道下去,当地居民可有苦头受了。
⑧这些黑道份子横行霸道,如果不严加制裁,有谁还会相信公权力?
-
横
拼音 héng,hèng 部首 木 总笔画 15①跟地面平行的,与“竖”、“直”相对。例如~梁。~楣。~额。~幅。~批。~披(长条形横幅字画)。~匾。~标。~空。②左右向的,跟目视方向垂直的,与“竖”、“直”、“纵”相对。例如~写。~排。~向。~斜。纵~。③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:与“纵”相对:~贯东西。 -
行
拼音 háng,xíng 部首 彳 总笔画 6①行列。例如字里~间。罗列成~。②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。例如我~二,你~几?③步行的阵列。④量词。用于成行的东西。例如泪下两~。⑤某些营业所。例如银~。花~。商行。⑥行业。例如同~。各~各业。⑦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。例如~棉袄。~几针。 -
霸
拼音 bà 部首 雨 总笔画 21①指依杖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。例如~王。称~。恶~。②奉行强力政策,或实行强力占有。例如~占。~权。~道。~略。③古代称诸侯的盟主。例如~主(①中国春秋时势力最大并取得首领地位的诸侯;②在某一领域或地区称霸的人或集团)。~业。春秋五~。 -
道
拼音 dào 部首 辶 总笔画 12①路,方向,途径。例如~路。铁~。志同~合。②指法则、规律。例如~理。~德。~义。得~多助,失~寡助。③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。例如~学。传~。修~。④方法,办法,技术。例如门~。医~。⑤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)⑥指“道教”(中国主要宗教之一,创立于东汉)例如~观( guàn )。~士。~姑。~行( 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领)。⑦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。例如会~门。一贯~。⑧说,讲。例如~白。常言~。能说会~。⑨用语言表示情意。例如~喜。~歉。~谢。⑩线条。例如铅笔~儿。⑪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“道”。⑫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⑬量词。例如一~大河。两~门。上三~漆。⑭计量单位,“忽米”的通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