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扬功绩和德行。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。功:功绩。
德:德行。
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例子:保持艰苦奋斗作风,制止歌功颂德现象。(《毛泽东选集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)
辨形:“颂”,不能写作“诵”。
辨析:“歌功颂德”和“树碑立传”;都含有“颂扬别人”的意思。但“歌功颂德”偏重指颂扬别人功绩和德行的讨好行为;“树碑立传”偏重指为树立个人威望或提高个人声誉而进行的吹捧行为;也包括“颂扬事迹以流传后世”的意思。
谜语: 夸一夸朱老总 (谜底:歌功颂德)
歌颂功绩和恩德。语本《史记・卷四・周本纪》。
【典源】
《史记・卷四・周本纪》
庆节卒,子皇仆立。皇仆卒,子差弗立。差弗卒,子毁隃立。毁隃卒,子公非立。公非卒,子高圉立。高圉卒,子亚圉立。亚圉卒,子公叔祖类立。公叔祖类卒,子古公亶父立。古公亶父复修后稷、公刘之业,积德行义,国人皆戴之。薰育戎狄攻之,欲得财物,予之。已复攻,欲得地与民。民皆怒,欲战。古公曰:“有民立君,将以利之。今戎狄所为攻战,以吾地与民。民之在我,与其在彼,何异。民欲以我故战,杀人父子而君之,予不忍为。”乃与私属遂去豳,度漆、沮,逾梁山,止于岐下。豳人举国扶老携弱,尽复归古公于岐下。及他旁国闻古公仁,亦多归之。于是[1]乃[2][3]之俗,而营筑城郭室屋,而[4];作[5]有司。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
[1]古公:即周太王。周文王姬昌之祖父。初居邠,为避狄人侵扰,迁于岐山下之周原,邠人皆追随,乃于其地立国,国号周。武王时,追尊为太王。
[2]贬:减少、减损。此处有变革之意。
[3]戎狄:指居于西北边境外的野蛮民族。
[4]邑别居之:设邑落分别居住。
[5]五官:周代之五官,分别为司徒、宗伯、司马、司寇、司空。
【典故】
周朝传至古公亶父时,才正式建国,立国号周。他重修后稷、公刘的大业,积累德行,施行仁义,国人都非常爱戴他。戎狄中的薰育族来侵扰,想要夺取财物,古公亶父不反抗就给他们。随后又再度侵扰,想要抢夺土地和人口,人民都很愤怒,想奋起抵抗。古公说:“民众拥立君主,是要让他为大家谋利益。现在边疆民族前来侵犯,目的是为了夺取我们的土地和民众。民众跟随我或是他们,并没有什么区别,如今民众因为我的缘故去打仗,要我牺牲别人的父子兄弟,却做他们的君主,实在不忍心。”于是就带领部属离开豳地,到岐山下居住。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携幼,全跟著古公来到岐下。邻国听说古公的仁义,也有许多人来归附他。因此古公就变革戎狄的风俗,营造城郭,建筑房舍,把民众分成几个邑落定居下来;又设立各种官职以办理事务。人民谱歌作乐,以歌颂他的功德。后来“歌功颂德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歌颂功绩和恩德。
【书证】
- 01.宋・王灼〈再次韵晁子兴〉诗其三:“歌功颂德今时事,侧听诸公出正音。”
- 02.明・王志长《周礼注疏删翼》卷一四:“意者太古之时,诗之体未备,和气所感、和声所播,形为诗歌。被之金石管弦,施之燕享祭祀,均此诗也,未尝不可通用,初不必歌功颂德,极揄扬赞叹之盛,而后谓之颂也。”
- 03.清・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・卷三三・昌黎集》:“其歌功颂德之语,皆托于太学广文诸生,列状后,以代奏收之,斟酌得宜。”
- 04.清・朱彝尊《经义・卷二一六・论语・胡氏寅论语详说》:“既游庠序,方崇忌讳、肆谄谀,歌功颂德,陵跨唐、虞。”
- 05.《孽海花》第二回:“因势利导,果然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,列圣相承,绳绳继继。正是说不尽的歌功颂德,望日瞻云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歌颂功绩和恩德。
类别用在“谄媚讨好”、“广受赞扬”的表述上。
①这些肉麻的歌功颂德之辞,徒然令人生厌。
②对于这样入骨的歌功颂德,怎能不令人产生反感?
③有些主管只喜欢听人歌功颂德,却不愿意接受建言。
④这种纯为当权者歌功颂德的文章,缺乏文学生命力。
⑤这位作家经常写些歌功颂德的文章,用来巴结权贵。
⑥他一味地为经理歌功颂德,极尽谄媚之能事,惹人反感。
⑦听到他舍己救人的事迹,会场上响起一片歌功颂德之声。
⑧当权者若只爱听歌功颂德的话,却不爱听真心话,终将被人民唾弃。
-
歌
拼音 gē 部首 欠 总笔画 14①唱。例如~唱。~咏。~颂。~坛。~台舞榭。~舞。能~善舞。②能唱的文词。例如唱~。~谱。~词。~诀。民~。诗~。~行( xíng )(旧诗的一种体裁,音节、格律比较自由)。诗言志,~咏言。 -
功
拼音 gōng 部首 力 总笔画 5①劳绩,成绩,与“过”相对。例如~勋。~绩。论~行赏。徒劳无~。~德无量( liàng )。~成不居(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)。②成就,成效。例如成~。~能。~亏一篑。事半~倍。急~近利。③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,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。例如~率。④本领,能耐。例如~夫。~底。~力(a。功夫和力量;b。功效)。~到自然成。 -
颂
拼音 sòng 部首 页 总笔画 10①赞扬。例如~扬。歌~。~词。赞~。~古非今。②以颂扬为内容的文章或诗歌。例如祖国~。青春~。③祝愿。例如祝~。敬~大安。④中国周代祭祀时用的舞曲,配曲的歌词有些收在《诗经》里面,分“周颂”、“鲁颂”和“商颂”三类。 -
德
拼音 dé 部首 彳 总笔画 15①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,品行,品质。例如美~。品~。公~。~行。道~。~性。~育(以一定的社会要求,进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~才兼备。度~量力。~高望重。②心意,信念。例如一心一~。③恩惠。例如~施。~泽(德化和恩惠)。~惠。感恩戴~。④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