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好大喜功的解释
hào gōng

好大喜功

hào dà xǐ gōng

ㄏㄠˋ ㄉㄚˋ ㄒㄧˇ ㄍㄨㄥ

好高骛远 沽名钓誉

稳扎稳打 老成持重 脚踏实地

好大喜功的意思

好:爱好;喜欢;功:功绩;成就。
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;炫耀武功。后指做事冒进浮夸;图大贪功。

出处北宋《新唐书・太宗纪赞》:“至其牵于多爱,复立浮图,好大喜功,勤兵于远;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
例子你在人前夸大嘴,说我怎样的好大喜功(郭沫若《屈原》第二幕)

正音“好”,读作“hào”,不能读作“hǎo”。

辨形“功”,不能写作“攻”。

故事 汉武帝时北方的匈奴又向汉室要求和亲,汉武帝采纳王恢的假和亲的意见,就派卫青、李广、霍去病等大将军率军攻打匈奴,又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,开通了“丝绸之路”。汉武帝是一个想做大事、统一天下的人,国家渐渐强大起来。

好大喜功的详细解释

“好大”,喜爱做大事。语出《管子・侈靡》。“喜功”,得意于立大功。语出汉・刘向《说苑・卷六・复恩》。后用“好大喜功”指行事作风铺张浮夸,不切实际。

【典源】

“好大”:《管子・侈靡》

事立而坏,何也?兵远而畏,何也?民已聚而散,何也?辍安而危,何也?功成而不信者,殆,兵强而无义者,残。不谨于附近而欲求远者,兵不信。略近臣合于其远者,立。亡国之起,毁国之族,则兵远而不畏。 [1],仁而不利,犹有争名者,累哉是也。 [2],以兼人之强,以待其害,虽聚必散。大王不恃众而自恃,百姓自聚,供而后利之,成而无害。 [3][4],企以仁而谋泄,贱寡而好大,此所以危。

注解

[1]国小而修大:小国而不务实际,妄行大国之政。

[2]乐聚之力:乐于积聚自己的武力。

[3]疏戚:疏远亲戚。

[4]好外:亲近外人。好,音hào,喜好。

“喜功”:汉・刘向《说苑・卷六・复恩》

[1][2],乐羊将,已得中山,还 [3]报文侯,有喜功之色。文侯命 [4]曰:“群臣宾客所献书,操以进。”主书者举两 [5]以进,令将军视之,尽难攻中山之事也。将军还走, [6]而再拜曰:“中山之举也,非臣之力,君之功也。”

注解

[1]魏文侯:?~公元前396。名斯,战国时魏君。师友子夏、段干木、田子方诸贤人,使乐羊拔中山,任西门豹守邺,国以大治,称誉于诸侯。在位三十八年,卒谥文。

[2]中山:古国名,春秋时白狄支族所建,位于今河北省定县一带。战国时为魏所灭。

[3]反:同“返”,归返。

[4]主书:主管文书者。

[5]箧:音,放东西的箱子。

[6]北面:面朝北方,拜见君王。

【典故】

“好大喜功”系由“好大”及“喜功”二语组合而成。“好大”见于《管子・侈靡》。这篇作品里提出了国家可能陷入危难的一些因素,一个国家很小,但却妄想行大国之政,虽行仁政而不见功效,但又不曾断绝与其他国家相互争名的念头,这只是自寻苦恼罢了。更何况还热衷于积聚武力,并且想借此兼并其他列强,如此自然会招来祸害,最终必然造成百姓安居后,又流离失所。再者,假使君主疏远自己的亲戚而亲近外人,企慕仁政而谋略又多所泄漏,轻贱小事而不做,只想要做不切实际的大事,如此一来就会造成国家的危难。这里的典源用了“好大”。“喜功”见于《说苑・卷六・复恩》。内容叙述魏文侯攻打中山国,乐羊担任将军,攻下中山国后,回国向文侯报功,脸上带著志得意满的神气表情。此时魏文侯命令主管文书的官员,将所有群臣宾客所上奏的书表都拿进来。魏文侯让乐羊自己去看这些书表,内容全是责难攻打中山国这件事。看完后,乐羊立即转身退下,面向北,朝文侯拜了又拜,说:“中山国所以被攻取,不是我的力量,全是君王您的功劳啊!”这里的典源用了“喜功”。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“好大喜功”,用来指行事作风铺张浮夸,不切实际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新唐书・卷二・太宗本纪》:“自古功德兼隆,由汉以来未之有也。至其牵于多爱,复立浮图,好大喜功,勤兵于远,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。”
  • 02.宋・洪迈《容斋五笔・卷四・汉武帝田蚡公孙弘》:“尚论古人者,如汉史所书,于武帝则讥其好大喜功,穷奢极侈,置生民于涂炭。”
  • 03.明・梁辰鱼《浣纱记》第六出:“离间其左右,既侈其好大喜功之念,又发其殴贤用佞之心。”
  • 04.明・朱国祯《涌幢小品・卷三○・日本》:“元世祖征日本,固是好大喜功,却有深意。”
  • 05.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七回:“偏又碰著这位胡统领,好大喜功,定要打草惊蛇,下乡搜捕,土匪没有办到一个,百姓倒大受其累。”
  • 06.《南史演义》卷二一:“梁武好大喜功,听叛臣王足之言,兴必不可成之大役,以致生民涂炭。”
  • 07.清・徐珂《清稗类钞・明智类・费武襄防黩武穷兵之渐》:“天子深居九重,如见策勋太易,必至好大喜功。士卒劳瘁,不可不使上闻之,庶异日无穷兵黩武之患也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指行事作风铺张浮夸,不切实际。

例句

好大喜功的人,总是讲究排场,极力凸显自己与众不同。

经营者若无全盘规划,一味好大喜功,投资便容易失败。

好大喜功而不能扎实做好基本功的人,到头来往往一事无成。

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,若是一味好大喜功,便很容易出差错。

自古以来,好大喜功的为政者,总爱穷兵黩武四处征战,不顾百姓死活。

“好大喜功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hǎo,hào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,与“坏”相对。例如~人。~汉。~歹。~事多磨。②身体康健,疾病消失,生活幸福。例如您~。安~。③友爱,和睦。例如友~。相~。④容易。例如~办。~使。~懂。⑤完成,完善。例如办~了。⑥表示应允、赞成。例如~!你干得不错。⑦很,甚。例如~冷。~快。~坏。~一会儿。⑧便于。例如场地清理干净~打球。⑨反话,表示不满意。例如~,这下可坏了!
  • 拼音 dà,dài,tài 部首总笔画 3
    ①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。例如~厅。~政。~气候。夜郎自~。~腹便便。②指大小的对比。例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~。③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。例如~局。~众。④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。例如不~高兴。⑤年长,排行第一。例如老~。⑥敬辞。例如~作。~名。~手笔。⑦时间更远。例如~前年。⑧〔~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⑨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。例如~概。~凡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
    ①高兴,快乐。例如欢~。~悦。~讯。~剧。~气。~色。~幸。~乐(lè ㄌㄜˋ)。~洋洋。欢天~地。欣~若狂。②可庆贺的,特指关于结婚的。例如~事。~酒。~糖。~蛋。~联。~幛。~雨。~报。~庆。贺~。报~。③妇女怀孕。例如害~。她有~了。④爱好。例如~爱。~好(好)。~欢。好(hào ㄏㄠˋ)大~功(热衷于做大事,立大功,现常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)。⑤适于。例如~光植物。海带~荤。⑥姓。
  • 拼音 gōng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劳绩,成绩,与“过”相对。例如~勋。~绩。论~行赏。徒劳无~。~德无量( liàng )。~成不居(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)。②成就,成效。例如成~。~能。~亏一篑。事半~倍。急~近利。③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,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。例如~率。④本领,能耐。例如~夫。~底。~力(a。功夫和力量;b。功效)。~到自然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