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人寿命已经不长;快要进棺材了。行将:快要;木:棺材。
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我二十五年矣,又如是而嫁,则就木焉。请待子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例子:但老夫行将就木,只求晚年残喘。(清・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五回)
正音:“行”,读作“xíng”,不能读作“háng”;“将”,读作“jiāng”,不能读作“jiàng”。
辨形:“木”,不能写作“目”。
谜语: 1. 桁 (谜底:行将就木)
2. 桨 (谜底:行将就木)
故事: 春秋时期,晋国内乱,公子重耳与夷吾外逃他国。重耳在狄国娶季隗为妻。公子夷吾借助秦国力量回国继位为晋惠公,想派人暗杀重耳。重耳要季隗等她25年后再嫁。季隗说到时快要进棺材了还谈什么改嫁。后来重耳在秦国帮助成为晋文公。
将要进棺材。指年纪已大,寿命将尽。语本《左传・僖公二十三年》。
【典源】
《左传・僖公二十三年》
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,晋人伐诸蒲城。蒲城人欲战,重耳不可,曰:“保君父之命,而享其生禄,于是乎得人。有人而校,罪莫大焉。吾其奔也。”遂奔狄。从者:狐偃、赵衰、颠颉、魏武子、司空季子。狄人伐𪪞咎如,获其二女:叔隗、季隗,纳诸公子。公子取季隗,生伯儵、叔刘;以叔隗妻赵衰,生盾。将适齐,谓[1]曰:“待我二十五年,不来而后嫁。”对曰:“我二十五年矣,又如是而嫁,则[2]焉。请待子。”处狄十二年而行。
[1]季隗:春秋时𪪞咎如(狄族一支)人,晋公子重耳逃亡狄国时所娶的妻子,生卒年不详。隗,音wěi。
[2]就木:进入棺材,指死亡。
【典故】
晋公子重耳,是晋献公的次子,因为献公晚年十分宠爱骊姬,想要改立骊姬的儿子为太子,结果太子申生被迫自杀,重耳在狐偃、赵衰等臣子的掩护下逃亡国外十九年,先后到过狄、卫、齐、曹、宋、郑、楚、秦诸国。他在狄国住了十二年,并且娶季隗为妻,生下伯鯈(chóu)、叔刘。后来决定离开狄国前往齐国时,他要季隗等他二十五年,如果没有回来就改嫁。季隗则表明说她已经二十五岁,再过二十五年就是快要进棺材的老太婆了,坚持要等他。后来重耳借助秦穆公的力量回到晋国,即位成为晋文公,并依言将季隗接回国。后来“行将就木”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年纪已大,寿命将尽。
【书证】
- 01.宋・朱熹〈与留丞相劄子三〉:“今年六十有一,衰病侵凌,行将就木,乃欲变心从俗,以为侥幸俸钱禄米之计,不亦可羞之甚乎!”
- 02.清・和邦额《夜谭随录・卷三・霍筠》:“老奴岂不作如是想,第恐行将就木,不克见此荣华耳。”
- 03.《痛史》第二五回:“难得两位义士,不忘先朝,但老夫行将就木,只求晚年残喘,与圣朝草木,同沾雨露之春足矣,何敢多事!”
【用法】
语义指年纪已大,寿命将尽。
类别用在“生命将尽”的表述上。
①对方已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,你就饶了他吧!
②他虽然年纪轻,却一天到晚垂头丧气,就像个行将就木的人。
③他虽是风烛残年、行将就木之人,但内心却仍保有一分赤子之心。
④老人说:“我已行将就木,别无所求,只求你们在我身后好好照顾我的家小。”
⑤老人气得发狠地说:“为了一个理字,我虽是行将就木的人,也要跟你周旋到底!”
-
行
拼音 háng,xíng 部首 彳 总笔画 6①行列。例如字里~间。罗列成~。②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。例如我~二,你~几?③步行的阵列。④量词。用于成行的东西。例如泪下两~。⑤某些营业所。例如银~。花~。商行。⑥行业。例如同~。各~各业。⑦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。例如~棉袄。~几针。 -
将
拼音 jiāng,jiàng 部首 丬 总笔画 9①快要。例如~要。~至。~来。即~。②带领,扶助。例如~雏。扶~。~军。③拿,持。例如~心比心。④把。例如~门关好。⑤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“将”或“帅”。⑥用言语刺激。例如你别~他的火儿了。⑦保养。例如~养。~息。⑧兽类生子。例如~驹。~小猪。⑨顺从。例如~就(迁就,凑合)。~计就计。⑩又,且。例如~信~疑。⑪助词,用在动词和“出来”、“起来”、“上去”等中间。例如走~出来。⑫刚,刚刚。例如~~。~才。⑬姓。 -
就
拼音 jiù 部首 尢 总笔画 12①凑近,靠近。例如避难~易。~着灯看书。②到,从事,开始进入。例如~位。~业。~寝。~任。~绪。~医。高~。③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,顺便。例如~近。~便。~事论事。 -
木
拼音 mù 部首 木 总笔画 4①树类植物的通称。例如树~。乔~。灌~。~石(树木和石头,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)。缘~求鱼。②木料、木制品。例如~材。~器。~刻。~匠。~已成舟。③棺材。例如棺~。④质朴。例如~讷(朴实迟钝)。⑤呆笨。例如~鸡。⑥感觉不灵敏,失去知觉。例如麻~。⑦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⑧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