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草木皆兵的解释
cǎo jiē bīng

草木皆兵

cǎo mù jiē bīng

ㄘㄠˇ ㄇㄨˋ ㄐㄧㄝ ㄅㄧㄥ

杯弓蛇影 风声鹤唳

措置裕如 稳如泰山 若无其事

草木皆兵的意思

木:树;皆:全;都是。
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。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;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。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。

出处清・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大有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之感。”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,形容神经过敏。

例子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,草木皆兵,迨及到了晚上,仍然毫无动静。(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十九回)

正音“皆”,读作“jiē”,不能读作“jié”。

辨形“皆”,不能写作“揩”。

辨析见“风声鹤唳”、“杯弓蛇影”。

歇后语 苻坚望见八公山 —— 草木皆兵

谜语 绿林军 (谜底:草木皆兵)

故事 东晋时期,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,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,分兵三路夹击秦军。苻坚登上寿阳城,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。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,秦军大败,在溃逃的过程中看到后边山上草木的阴影,都以为是追兵。

草木皆兵的详细解释

见到风吹草动,都以为是敌兵。语本《晋书・卷一一四・苻坚载记下》。后用“草木皆兵”形容疑神疑鬼、惊恐不安。△“杯弓蛇影”、“风声鹤唳”、“草木皆兵" title="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">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

【典源】

《晋书・卷一一四・苻坚载记下》

坚与[2]登城而望[3],见部阵齐整,将士精锐,又北望[4]上草木,皆类人形,[5]谓融曰:“此亦[6]也,何谓少乎!”[7]有惧色。初,朝廷闻坚入寇,会稽王道子以威仪鼓吹求助于钟山之神,奉以相国之号。及坚之见草木状人,若有力焉。

注解

[1]坚︰苻坚(公元338—385),字永固,氐族。任用王猛,修明国政,为五胡中最强盛的国家。猛卒,大举侵晋,与谢玄等战于肥水,大败而还,后为姚苌所杀。

[2]苻融:苻坚之弟。生卒年不详。

[3]王师:指晋朝军队。

[4]八公山:山名。地在今安徽省凤台县东南肥水之北。

[5]顾:回头。

[6]勍敌:实力强大的敌人。勍,音qíng

[7]怃然:怅惘若失的样子。

【典故】

据《晋书・卷一一四・苻坚载记下》载,东晋时,野心勃勃的前秦苻坚想要征服中原。孝武帝太元八年,他率领八十万大军,逼临肥水,准备攻打东晋。东晋派大将谢玄、谢石带八万精兵抗敌。苻坚以为东晋兵少,想凭优势快攻把晋军打败,没想到晋军靠著奇袭,使苻坚丧失许多大将和士兵。肥水战前苻坚登上寿阳城观察晋军的动静,发现晋军的部队严整,训练有素,将士精神旺盛,斗志高昂。再遥望八公山,见到山上长著许多类似人形的草木,竟以为都是晋军。于是回头对他弟弟苻融说:“你看那山上,还有那么多实力强大的军队,谁说晋兵很少呢?”而流露出怅然若失的忧虑。之后苻坚在肥水被谢玄所败,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肥水之战”。后来“草木皆兵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疑神疑鬼、惊恐不安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九回:“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,草木皆兵,迨及到了晚上,仍然毫无动静。”
  • 02.清・梁章巨《归田琐记・卷二・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》:“时京口草木皆兵,一叶扁舟,从锋镝中夺路而出。”
  • 03.《孽海花》第二五回:“我听了这话,心里觉得梦兆不祥,也和理翁的见解一样,大有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之感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形容疑神疑鬼、惊恐不安。

类别用在“惊惧恐慌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每天躲警报,真是心惊胆战,草木皆兵

逃犯坦承在逃亡过程中,终日心神不宁,草木皆兵

连遭几次挫败,不用追杀,敌军已草木皆兵,仓皇逃命。

听说有逃犯逃窜到此,居民一时之间草木皆兵,家家自危。

我军在地道中出没无常,敌人腹背受敌,军心惶恐,草木皆兵

社会虽然充满求职陷阱,但只要谨慎,倒也不必草木皆兵,过分担心。

【辨识】

同义“草木皆兵”及“杯弓蛇影”都有疑神疑鬼、惊恐不安的意思。

异义“草木皆兵”侧重于因外在形势而产生的恐惧;“杯弓蛇影”侧重于因虚幻事物而产生的恐惧。

例句
草木皆兵杯弓蛇影例句
听说有逃犯逃窜到此,居民一时之间草木皆兵,家家自危。
看清楚!那只是块石头!别杯弓蛇影,自己吓自己。
“草木皆兵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cǎo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、庄稼、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;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,包括庄稼和蔬菜。例如青~。野~。茅~。水~。花~。~鞋。~堂(茅草盖的堂屋,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,有自谦卑陋的意思)。~原。~坪。~行露宿。~菅人命。②特指用作燃料、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。例如~料。柴~。稻~。③粗糙,不细致。例如~率( shuài )。~鄙(粗野朴陋)。~具(粗劣的食物)。④汉字的一种书体。例如~书。~字(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)。章~(草书的一种,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,因其最初用于奏章,故名“章草”)。狂~。~体(❶指汉字草书;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,有大草、小草之分)。⑤打稿子,亦指稿子;引申为初步的,非正式的。例如~拟。~诏(为皇帝草拟诏书)。⑥荒野,原野,引申为在野的、民间的。例如~野。~莽。~寇。~贼。⑦雌性的(用于某些家畜、家禽)例如~鸡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树类植物的通称。例如树~。乔~。灌~。~石(树木和石头,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)。缘~求鱼。②木料、木制品。例如~材。~器。~刻。~匠。~已成舟。③棺材。例如棺~。④质朴。例如~讷(朴实迟钝)。⑤呆笨。例如~鸡。⑥感觉不灵敏,失去知觉。例如麻~。⑦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⑧姓。
  • 拼音 jiē 部首总笔画 9
    ◎全,都。例如~大欢喜。人人~知。放之四海而~准。
  • 拼音 bīng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武器。例如~器。~刃。~不血刃(兵器上面没有沾血,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)。②战士,军队。例如~士。~卒。~丁。~戎相见(指武装冲突)。③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。例如~法。~家。~机。~衅(战争的争端)。~书。~谏(进谏时以武力要挟,迫使必从)。~荒马乱。~贵神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