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枯木逢春的解释
féng chūn

枯木逢春

kū mù féng chūn

ㄎㄨ ㄇㄨˋ ㄈㄥˊ ㄔㄨㄣ

枯树生花 绝处逢生

暗无天日 生不逢时

枯木逢春的意思

枯:枯萎;木:树木;逢:遇上。
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。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。

出处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卷二十三・唐州大乘山和尚》:“问:‘枯树逢春时如何?’师曰:‘世间希有。’”

用法主谓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例子枯木逢春,陈花重放,旧作再版,自然是值得高兴的。(峻青《写在百花重放的时候》)

正音“逢”,读作“féng”,不能读作“fèng”。

辨形“逢”,不能写作“蓬”。

歇后语 千年铁树开了花 —— 枯木逢春

谜语 枯枝发芽 (谜底:枯木逢春)

故事 梁武帝时,谏议大夫韦恕被贬为驷马监的判院。一天梁武帝的“照殿玉狮子”跑了,韦恕的手下沿着雪上的马蹄印找到张果老的瓜园,韦恕带全家去拜谢张果老。张果老看上韦恕的18岁的女儿,韦恕顺从天意将女儿嫁给80多岁的张果老。

枯木逢春的详细解释

干枯的树木遇上了春天,又恢复了生命力。语本敦煌变文《㠠山远公话》。后用“枯木逢春”比喻虽处于绝境却重获生机,或劣境忽然转好。

【典源】

敦煌变文《㠠山远公话》(据《敦煌变文集新书》卷六引)

是日[1][2](犹)如临崖枯木,再得逢春。亦似钩锢(沟涸)之鱼,蒙放却归江海。天生意气,不与凡同,骨貌神姿,世人之罕有。重声钟罄(磬),再举经题,为众宣扬。

注解

[1]远公:指释慧远(公元334—416),俗姓贾,东晋雁门楼烦人。初学儒家、老、庄,二十一岁往太行恒山参见道安,听讲《般若经》,遂从而出家。后入庐山住东林寺,领众修道。善于般若,并兼倡阿毗昙、戒律、禅法。因此中观、戒律、禅、教及关中胜义,都仗慧远而流播南方。曾与刘遗民等人,在阿弥陀像前立誓,共期往生净土,故后世净土宗尊为初祖。著名弟子有慧观、僧济、法安等,另有雷次宗传其礼学。

[2]由:通“犹”。

【典故】

《敦煌变文集新书・卷六・㠠山远公话》中的“是日远公由(犹)如临崖枯木,再得逢春”二句话,是描述慧远重新登上高座为众人讲经,就像干枯的树木遇上了春天,又恢复了生命力。后来“枯木逢春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虽处于绝境却重获生机,或劣境忽然转好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元・刘致〈端正好・众生灵套・货郎〉曲:“众饥民共仰。似枯木逢春,萌芽再长。”
  • 02.明・梁辰鱼《浣纱记》第一九出:“谁料积霾见日,枯木逢春。仗范大夫之奇谋,赖我国家之洪福,吴王放赦,得还故乡,实为天幸。”
  • 03.《喻世明言・卷九・裴晋公义还原配》:“两口儿回到家乡,见了岳丈黄太学,好似枯木逢春,断弦再续,欢喜无限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虽处于绝境却重获生机,或劣境忽然转好。

类别用在“出现转机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经过名医的诊治,原本生命垂危的老王,好像枯木逢春,又恢复了健康。

王老先生自从去就读银发族大学后,竟似枯木逢春般,整个人都年轻起来。

也许是认识了新女友,原本萎靡不振的他,突似枯木逢春般,重新有了活力。

近年政府重视地方文化的发展,许多沉寂已久的地方戏曲都枯木逢春,渐放异彩。

由于国人越来越重视户外运动,原已衰落的自行车工业,有如枯木逢春,又渐渐复苏了。

正当走投无路之际,突然收到慈善机关送来的救济金,让我们有如枯木逢春,燃起了希望。

“枯木逢春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失去水分,水全没有了。例如干~。~萎。~槁。~荣。~鱼衔索(串在绳索上的干鱼,形容存日不多)。②没趣味,无生趣。例如~燥。~肠(喻枯涩贫乏的思路)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树类植物的通称。例如树~。乔~。灌~。~石(树木和石头,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)。缘~求鱼。②木料、木制品。例如~材。~器。~刻。~匠。~已成舟。③棺材。例如棺~。④质朴。例如~讷(朴实迟钝)。⑤呆笨。例如~鸡。⑥感觉不灵敏,失去知觉。例如麻~。⑦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⑧姓。
  • 拼音 féng 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遇到。例如~遇。久别重~。~凶化吉。狭路相~。②迎合,巴结。例如~迎。~君之恶。③姓。
  • 拼音 chūn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一年的第一季。例如~季(农历正月至三月)。~节。~色。~晖(春天的阳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~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妇女的眉毛)。~秋(➊春季和秋季;➋指年月;➌指人的年岁,如“~~正富”;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,鲁国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;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)。②两性相求的欲望。例如~心。怀~。③生机。例如大地回~。④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