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朗然若揭的解释
lǎng rán ruò jiē

朗然若揭

  • 组合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 生僻

lǎng rán ruò jiē

ㄌㄤˇ ㄖㄢˊ ㄖㄨㄛˋ ㄐㄧㄝ

昭然若揭

朗然若揭的意思
朗然若揭的详细解释

犹“昭然若揭”。见“昭然若揭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昭然若揭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庄子・达生》论述通达生命的真义,提出摒除各种外欲,让心神宁寂,进而养神的方法。其中记述有个名叫孙休的人,有一次去拜访他的老师扁庆子,才走进门就慨叹不已地询问:“我安居乡里,不曾被人说过道德修养差;面临危难时,也不曾被批评不勇敢。然而我的田地却从未有过好收成,为国出力也没有遇上圣明的国君,却被乡里所摒弃,被地方官所放逐。我到底有什么地方得罪了老天,而遭遇如此的命运?”扁庆子说:“你不曾听说过那些道德修养极高的人,他们忘却自己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纵放心灵于世俗之外,在不求建树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生活,这就是有所作为却不自恃。像这样处处标榜自我的作法,本来是很容易遭受伤害的,你如今把自己装作很有智慧用以惊吓众人,用修养自己的方式来突显他人的污秽与低下,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,就像高举著太阳和月亮走路一般明显而清楚。如今你得以保全身躯,不聋不跛地处于寻常人的行列中,已经是万幸了,哪还有什么闲暇抱怨上天呢?”典源又见《庄子・山木》。内容则是表述孔子困于陈、蔡之间时,大公任去慰问他,向他说明:或许是因为他卖弄聪明,去惊骇世俗的愚人;修身立德,去突显别人的污秽,光芒外露,就像日月一般往来人群之中,显而易见,所以如今才无法免于被排斥的祸患。后来“昭然若揭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含义或真相非常清楚,显而易见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清・梁章巨《浪迹续谈・卷八・致刘玉坡督部韵珂书・附玉坡督部覆书》:“接读手札,再三捧诵,仰见真情挚意,流露行间,不特我兄之襟怀,朗然若揭,即弟之前后衷曲,亦无不尽入鉴中。”
“朗然若揭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lǎng 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明亮,光线充足。例如~敞。~澈。~然。明~。晴~。开~。爽~。②声音清楚、响亮。例如~声。~读。~诵。书声~~。
  • 拼音 rán 部首总笔画 12
    ①对,是。例如~否。不~。不以为~。②以为对,答应,信守。例如~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~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③这样,如此。例如当~。~后。~则。④表示一种语气(①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~”;②表比拟,犹言一般,如“如见其肺肝~”)。⑤用于词尾,表示状态。例如显~。忽~。飘飘~。⑥同“燃”。
  • 拼音 ruò,rě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如果,假如。例如~果。倘~。假~。天~有情天亦老。②如,像。例如年相~。安之~素。旁~无人。置~罔闻。门庭~市。③你,汝。例如~辈。“更~役,复~赋,则何如?”④约计。例如~干( gān )。~许。⑤此,如此:“以~所为,求~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⑥顺从:“曾孙是~。”⑦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话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~而叹。”⑧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话中的树名)。⑨指“杜若”(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):“沐兰泽,含~芳”。~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⑩文言句首助词,常与“夫”合用:“~夫阴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”⑪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,表示事物的状态: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~”。
  • 拼音 jiē,qì 部首总笔画 12
    ①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,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。例如~锅。~幕。②使隐瞒的事物显露。例如~露。~发。~底。~穿。~短。~晓。③高举。例如~竿而起。④标示。例如~橥( zhū )(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,引申为标志。亦作“揭著”)。~示。⑤扛,持。⑥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