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然自若的意思
泰然:镇静的样子;自若:跟平常一样。
形容碰上意外、严重或紧急的情况;能沉着镇静;不慌不忙。
出处:《金史・颜盏门都传》:“有敌忽来,虽矢石至前,泰然自若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例子: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,泰然自若地摇头。(华而实《汉衣冠》三)
正音:“自”,读作“zì”,不能读作“zhì”。
辨形:“若”,不能写作“苦”。
辨析:见“泰然处之”。
故事: 金人颜盏门都性情忠厚,谨小慎微,他作战善于安置营垒,计划十分周密,遇事十分沉着,即使矢箭如雨,他仍泰然自若,一切按计划行事,他很勇敢,亲自带兵救出被西夏李世辅挟持的完颜杲,他一生中立下不少的战功。
泰然自若的详细解释
形容遇到紧急或危难的情况时,仍能沉著镇定而不惊惶失措。《金史・卷八十二・颜盏门都传》:“有敌忽来,虽矢石至前,泰然自若,迺号令士卒如平时,由是人益安附,而功易成焉。”
“泰然自若”单字拆分
-
泰
拼音 tài 部首 氺 总笔画 10①平安,安定。例如~适(幽闲安适)。~安。~然处之。②佳,美好。例如~运。否( pǐ )极~来。③极。例如~西(旧指欧洲)。④骄纵,傲慢。例如~侈(骄纵奢侈)。骄~。⑤通。例如天地交~。 -
然
拼音 rán 部首 灬 总笔画 12①对,是。例如~否。不~。不以为~。②以为对,答应,信守。例如~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~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③这样,如此。例如当~。~后。~则。④表示一种语气(①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~”;②表比拟,犹言一般,如“如见其肺肝~”)。⑤用于词尾,表示状态。例如显~。忽~。飘飘~。⑥同“燃”。 -
自
拼音 zì 部首 自 总笔画 6①本人,己身。例如~己。~家。~身。~白。~满。~诩。~馁。~重( zhòng )。~尊。~谦。~觉( jué )。~疚。~学。~圆其说。~惭形秽。~强不息。②从,由。例如~从。~古以来。③当然。例如~然。~不待言。~生~灭。放任~流。④假如。例如~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 -
若
拼音 ruò,rě 部首 艹 总笔画 8①如果,假如。例如~果。倘~。假~。天~有情天亦老。②如,像。例如年相~。安之~素。旁~无人。置~罔闻。门庭~市。③你,汝。例如~辈。“更~役,复~赋,则何如?”④约计。例如~干( gān )。~许。⑤此,如此:“以~所为,求~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⑥顺从:“曾孙是~。”⑦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话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~而叹。”⑧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话中的树名)。⑨指“杜若”(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):“沐兰泽,含~芳”。~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⑩文言句首助词,常与“夫”合用:“~夫阴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”⑪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,表示事物的状态: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~”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