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节外生枝的解释
jié wài shēng zhī

节外生枝

jié wài shēng zhī

ㄐㄧㄝˊ ㄨㄞˋ ㄕㄥ ㄓ

節外生枝

横生枝节 节上生枝

一帆风顺

节外生枝的意思

节: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。
竹子应该在节外生枝;节外生出杈枝来。比喻在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的问题。也用作“节上生枝”。

出处元・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二折:“不是我节外生枝,囊里盛锥,谁着你夺人爱女,逞己风流,被咱都知。”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例子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,他怎肯道节外生枝(元・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二折)

正音“节”,读作“jié”,不能读作“jiē”。

辨形“枝”,不能写作“技”。

歇后语 1. 一堂官司两堂审 —— 节外生枝
2. 十一个手指 —— 节外生枝

谜语 1.(谜底:节外生枝)
2. 竹子 (谜底:节外生枝)
3. 绿竹逢春 (谜底:节外生枝)

故事 宋代理学家朱熹,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和著书,他认为读书要从文章的思想内容、逻辑推理上去读,不要管别的问题,吕祖谦的弟弟吕子约不同意这种观点,朱熹认为读书不要左遮右拦,没必要去多惹一些麻烦,以免节外生枝。

节外生枝的详细解释

枝节上又生出分枝。比喻事外复生事端。#语出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》卷一。

【典源】

#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》卷一[1]

一向目视云霄,壁立千仞,则孤负诸圣;一向拖泥涉水,灰头土面,则埋没自己。如今恁么也得,不恁么也得,且贵正眼流通。还委悉么?直饶高步毘卢顶,不禀释迦文,婢视声闻,奴呼菩萨底来,也须亡锋结舌,自余故是出头不得。所以道:三世诸佛只言自知,历代祖师全提不起,一大藏教诠注不及,明眼衲僧自救不了。 若据本分草料,犹是节外生枝。 不涉化门一句作么生道?阵云横海上,拔剑搅龙门。

注解

[1]典故或见于宋・朱熹〈答吕子约书〉其三(据《朱子文集》卷四八引)、宋・朱熹〈答胡季随书〉其四(据《朱子文集》卷五三引)。

参考

■宋・朱熹〈答吕子约书〉其三(据《朱子文集》卷四八引)

读古人书,直是要虚著心,大著肚,高著眼,方有少分相应;若左遮右拦,前拖后拽,随语生解,节上生枝,则更读万卷书,亦无用处也。

■宋・朱熹〈答胡季随书〉其四(据《朱子文集》卷五三引)

(季随)又云:“方其未至纯熟,天理何尝不可见乎!”此又不看本文本意,而逞快斗高,随语生说之过。夫《中庸》本意,欲人戒谨恐惧,以存天理之实而已,非是教人揣摩想象,以求见此理之影也。伯寿下一“见”字,已是有病,季随又更节上生枝,更不复以“纯熟”自期,只要就此未纯熟处便见天理,不知见得要作何用?为说至此,去本日远,以言乎经,则非圣贤之本意;以言乎学,则无可用之实功。

【典故】

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》一书共二十卷,是北宋佛果禅师弟子绍隆等编,记载佛果禅师生平讲述的禅法精要。“节外生枝”的“节”是指植物枝干分段的地方。一棵树除主干外,分歧的枝芽都是从“节”的地方生出。古人观察了这种自然现象,用“节外生枝”来比喻事外复生事端。比较早见到的文献是宋代佛果禅师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》卷一:“若据本分草料,犹是节外生枝。”语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承上文而来,大概是说佛法一事,自古以来,诸佛强调只能自悟,历代祖师不落言诠,经藏注解怎么注也涵括不尽,若单用眼睛去看是无法得道的。所以一个人若是陷溺于自以为是的知识,难免就会节外生枝了。朱熹〈答吕子约书〉文中有段话说:“若左遮右拦,前拖后拽,随语生解,节上生枝,则更读万卷书,亦无用处也。”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没把道理弄清楚之前,随意去胡乱解说,就像“节上生枝”,只会把道理越弄越纷歧,因此读再多的书也没用处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》卷一:“若据本分草料,犹是节外生枝。不涉化门一句作么生道?”(源)
  • 02.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》卷一:“牛头没,马头回,百亿万劫没交涉;拈一放一,节外生枝;举古举今,无风起浪。”
  • 03.元・孙仲章《勘头巾》第二折:“我从来甘剥剥与民无私,谁敢道另巍巍节外生枝!”
  • 04.元・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二折:“兀的是闲言语,甚意思,他怎肯道节外生枝。”
  • 05.《醒世恒言・卷三五・徐老仆义愤成家》:“阿寄向前说道:『晏官人,田价昨日已是言定,一依分付,不敢短少。晏官人也莫要节外生枝,又更他说。』”
  • 06.《镜花缘》第八八回:“此是〈天女散花赋〉,并非〈散风散月赋〉。你只言花,何必节外生枝?况花根柢极微,只知献媚求荣,何能竟要轻视风月!”
  • 07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○回:“这件事真好比风中搅雪,这回书又不免节外生枝,读者便好留心,看那燕北闲人,怎生替他安家。”
  • 08.《清史稿・卷一五四・邦交志二》:“一则高黎共雪山之地任其节外生枝,自往履勘,将来若果曲从,则即可从此高黎共雪山之顶,沿潞江、金沙江之上流由北直进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事外复生事端。

类别用在“别生事端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这消息越多人知道,越会节外生枝

这些事纯是节外生枝,原来完全没预料到。

让我们把问题单纯化,避免无谓的节外生枝

原本是件单纯的事,没想到节外生枝,惹出许多事端。

眼看合约都快谈成了,对方却节外生枝地提出新要求。

这件事已经够我烦了,你就不要再节外生枝来凑热闹了。

他这人天生爱惹麻烦,这事既被他知道了,必然节外生枝

你们都订婚这么久了,为了不要节外生枝,我看赶快结婚吧!

这事情本已到此告一段落,没想到节外生枝,又惹出另外一桩麻烦来。

此次员工升迁问题闹得满城风雨,为了避免节外生枝,公司主管都三缄其口。

“节外生枝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jié,jiē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。例如竹~。~外生枝。②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。例如关~。两~车厢。③段落,事项。例如~~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~目。④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。例如~气。~令。⑤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。例如~日。⑥礼度。例如礼~。⑦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。例如~奏。~拍。~律。⑧操守。例如~操。晚~。变~。高风亮~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⑨省减,限制。例如~省。~制。开源~流。⑩略去,简略。例如~选。~录。⑪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。例如符~。使~。⑫姓。
  • 拼音 wài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。例如~边。~因。里应( yìng )~合。~行( háng )。②不是自己这方面的。例如~国。~路(同“外地”)。~族。~省。~星人。③指“外国”例如~域。~宾。~商。④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。例如~公。~婆。~甥。⑤称岳父母。例如~父。~姑(岳母)。⑥称丈夫。例如~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⑦关系疏远的。例如~人。⑧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。例如~号(绰号)。~史(指正史以外的野史、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)。~传( zhuàn )。⑨传统戏剧角色名。例如~旦。~末。~净。
  • 拼音 shēng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,并能发展长大。例如诞~。滋~。~长。②造出。例如~产。③活的,有活力的。例如~存。~命。~物。~机。出~入死。舍~取义。④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。例如众~。丧~。卫~。⑤生活,维持生活的。例如~计。~意。⑥整个生活阶段。例如一~。平~。今~。⑦发出,起动。例如~病。~气。~效。~花之笔。谈笑风~。⑧使燃料燃烧起来。例如~火。⑨植物果实不成熟。例如~瓜。⑩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。例如~饭。~水。⑪不熟悉的,不常见的。例如~疏。~客。~字。陌~。⑫不熟练的。例如~手。⑬未经炼制的。~铁。⑭硬。例如态度~硬。~吞活剥。⑮甚,深。例如~怕。~疼。⑯正在学习的人。例如学~。门~。⑰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。例如儒~。医~。⑱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。例如小~。老~。武~。⑲词尾。例如好~休养。⑳姓。
  • 拼音 zhī,qí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。例如树~。~干( gàn )。竹~。节外生~。~柯。~节(a.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;b.细碎的,不重要的)。②量词,指杆形的。例如一~铅笔。③古同“支”,支持,分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