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三不四的意思
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
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,形容人的品行不好。
例子: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!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!(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)
正音:“不”,读作“bù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辨形:“四”,不能写作“肆”。
辨析:见“不伦不类”。
歇后语: 1. 七尺布拦腰剪 —— 不三不四
2. 七个钱放两处 —— 不三不四
谜语: 1. 二除七 (谜底:不三不四)
2. 二分之七 (谜底:不三不四)
故事: 梁山泊好汉鲁智深因救卖唱父女而拳打镇关西命案,被迫削发为僧,他到大相国寺去管理被地痞流氓霸占的菜园。这帮不三不四的人想方设法给鲁智深一个下马威,逼他离开,正设计围攻他,没想到鲁智深把他们全打入粪坑里求饶。
不三不四的详细解释
不像样、不正派。《水浒传・第七回》:“这伙人不三不四,又不肯近前来,莫不要攧洒家。”《儒林外史・第三回》:“像你这尖嘴猴腮,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,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。”亦作“不三不二”、“没三没四”。
【释义②】
不像样、不正派。《见《水浒传・第七回》:“这伙人不三不四,又不肯近前来,莫不要攧洒家。”《儒林外史・第三回》:“像你这尖嘴猴腮,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,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。”
参见“不伦不类”。
“不三不四”单字拆分
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三
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例如~维空间。~部曲。~国(中国朝代名)。②表示多次或多数。例如~思而行。~缄其口。 -
四
拼音 sì 部首 囗 总笔画 5①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例如~方。~边。~序(即“四季”)。~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~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~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6”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