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曾参杀人的解释
zēng shēn shā rén

曾参杀人

zēng shēn shā rén

ㄗㄥ ㄕㄣ ㄕㄚ ㄖㄣˊ

曾參殺人

三人成虎 人言可畏 众口铄金

曾参杀人的意思

比喻流言可畏。

出处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秦策二》:“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”

用法主谓式;作宾语;含贬义。

例子这冤怎申,硬叠成曾参杀人(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 辞院》)

故事 春秋时期,鲁国有一个与大思想家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,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:“曾参杀了人。”曾母回答说:“我儿不会杀人。”照常织布。没多久又有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,这时曾母害怕,就投杼逾墙而走。

曾参杀人的详细解释

本指谣传,久听而信,后比喻流言可畏或称诬枉的灾祸。典出《战国策・秦策二》。△“曾母投杼”

【典源】

《战国策・秦策二》

秦武王谓甘茂曰:“寡人欲车通三川,以闚周室,而寡人死不杇乎?”甘茂对曰:“请之魏,约伐韩。”王令向寿辅行。甘茂至魏,谓向寿:“子归告王曰:『魏听臣矣,然愿王勿攻也。』事成,尽以为子功。”向寿归以告王,王迎甘茂于息壤。甘茂至,王问其故。对曰:“……今臣羇旅之臣也,樗里疾、公孙衍二人者,挟韩而议,王必听之,是王欺魏,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。昔者[1]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『曾参杀人!』曾子之母曰:『吾子不杀人!』织[2][3]焉,人又曰:『曾参杀人!』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『曾参杀人!』其母惧,投[4][5]而走。夫以曾参之贤,与母之信也,而三人疑之,则慈母不能信也。今臣之贤不及曾子,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,疑臣者不适三人,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。”王曰:“寡人不听也,请与子盟。”于是与之盟于息壤。

注解

[1]曾子:曾参(公元前505—前436),字子舆,春秋时鲁国南武城(今山东省费县西南)人。曾点之子,为孔子弟子。性至孝,相传《大学》为其所述,又作《孝经》,以其学传子思,子思传孟子。后世尊称为“宗圣”、“曾子”。

[2]自若:态度自然如常。若,如。

[3]有顷:不久、一会儿。

[4]杼:音zhù,梭。织布机上用来持理纬线的器物。

[5]逾墙:跳墙。逾,音,越过、超过。

【典故】

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学者,名叫曾参,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。学养很深,品性端正,是个有名的孝子。他住在鲁国费(音)邑时候,有一个和他同名的人杀了人,有人就跑去跟曾参的母亲说:“曾参杀人了!”曾参的母亲说:“我儿子不会杀人!”就照常织她的布,没有理会。过了不久又有人又来说:“曾参杀人了!”曾子的母亲还是泰然自若地继续织布。过了一会,又有人跑来说:“曾参杀人了!”曾子的母亲就害怕起来,丢下织布的梭子,跳过围墙逃走了。像曾参那么贤良的人,只要多几个人来说他杀了人,那么连对他最有信心的母亲也会相信,可见流言的可畏。后来“曾参杀人”就被用来比喻流言可畏或称诬枉的灾祸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战国策・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『曾参杀人!』曾子之母曰:『吾子不杀人!』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『曾参杀人!』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『曾参杀人!』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”(源)
  • 02.南朝宋・鲍照〈谢随恩被原表〉:“由臣悴贱,可悔可诬。曾参杀人,臣岂无过?”
  • 03.唐・李端〈杂歌〉诗:“秦庭野鹿忽为马,巧伪乱真君试思。伯奇掇蜂贤父逐,曾参杀人慈母疑。”
  • 04.唐・韩愈〈释言〉:“市有虎,而曾参杀人,谗者之效也。”
  • 05.明・张岱〈投杼操〉:“昔曾子作《孝经》,而玄云聚于北极,苍苍者天,惟孝能格。奈何曾参杀人,而母犹信之不及。”
  • 06.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一二出:“这冤怎伸,硬叠成曾参杀人!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流言可畏或称诬枉的灾祸。

类别用在“流言可畏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有鉴于“参曾杀人”的故事,你行事可要更加小心。

如果这些没有根据的谣言一再传来,就可能发生曾参杀人的效果。

听多了这些有如曾参杀人的谣言,就连平时的伙伴也开始对他产生怀疑。

由于新闻媒体常常未经查证就大肆报导,所以社会不断上演曾参杀人的闹剧。

“曾参杀人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zēng,céng 部首总笔画 12
    ①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。例如~祖父。~孙。②同“增”,增加。③竟,简直,还( hái ):“以君之力~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山、王屋何?”④姓。
  • 拼音 cān,shēn,cēn,sān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加入在内。例如~加。~与。~政。~赛。~议。②相间,夹杂。例如~杂。~半。③检验,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,考证某事物。例如~考。~照。~省( xǐng )(检验省察)。~看。~阅。~检。④探究,领悟。例如~悟。~透。~破。~禅。⑤旧指下级进见上级。例如~见。~拜。⑥弹劾,向皇帝告状。例如~奏。~劾。~革。
  • 拼音 shā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。例如~生。~敌。~鸡取卵。~一儆百。②战斗,搏斗。例如~出重围。③消减。例如~风景。④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。例如肥皂水~了眼睛。⑤收束。例如~价。~尾。⑥勒紧,扣紧。例如~车。⑦用在动词后,表示程度深。例如笑~人。恨~。
  • 拼音 rén 部首总笔画 2
    ①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。例如~类。②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③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。例如丢~,文如其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