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省人事的意思
省:知觉。
指昏迷过去;失去知觉;陷入昏迷状态。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理。
出处:《明史・艾穆传》:“穆遣戍凉州,创重不省人事,既而复苏,遂诣戍所。”
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丧失知觉,没有意识。
例子:大作又说我“大声疾呼”之后,不过几年,青年就只能说外国话。我以为是不省人事之谈。(鲁迅《集外集拾遗 报“奇哉所谓……”》)
正音:“省”,读作“xǐng”,不能读作“shěng”。
辨形:“省”,不能写作“醒”。
辨析:“不省人事”和“蒙昧无知”;都有“不懂事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①“不省人事”多指人幼稚无知;不懂人情世事;“蒙昧无知”多指人没有文化;糊涂不懂事理。②“不省人事”含有“失去知觉”之意;“蒙昧无知”没有。
歇后语: 泥做的菩萨 —— 不省人事
谜语: 浪费劳动力 (谜底:不省人事)
不省人事的详细解释
①昏迷而失去知觉。《三国演义・第四十九回》:“忽然望后而倒,口吐鲜血,不省人事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・卷三十一》:“这王小玉也醉了,不省人事,众人把来杀了。”亦作“不醒人事”。
“不省人事”单字拆分
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省
拼音 shěng,xǐng 部首 目 总笔画 9①地方行政区域。例如~份。~会。②节约,不费。例如~钱。~事。~吃俭用。③简易,减免。例如~略。~称。~写。④中国古官署名。例如中书~(①魏晋开始设置,总管国家政务,历代有所沿革,唐初设“中书、尚书、门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②元代“中书省”兼管“尚书省”的职权,权更重,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,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“行中书省”,简称“省”,是现在“省”的来历)。尚书~。门下~。秘书~。⑤古代称王宫禁地。例如~中。~闼(禁中)。 -
人
拼音 rén 部首 人 总笔画 2①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。例如~类。②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③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。例如丢~,文如其~。 -
事
拼音 shì 部首 一 总笔画 8①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。例如~情。~件。~业。②变故。例如~故(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,如工作中的死伤等)。~端。③职业。例如谋~(指找职业)。④关系和责任。例如你走吧,没你的~了。⑤办法。例如光着急也不是~儿,还得另找出路。⑥做,治。例如不~生产。无所~事。⑦服侍。例如~父母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