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里本没有虎;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;听者就信以为真。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;就能使人信以为真。
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魏策二》:“夫市之无虎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,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。”
用法:复句式;作分句;含贬义。
例子:文化大革命中,别有用心的人以讹传讹,三人成虎,致使不少好人受到迫害。
正音:“成”,读作“chéng”,不能读作“céng”。
辨形:“成”,不能写作“乘”。
谜语: 大夫制迷 (谜底:三人成虎)
故事: 战国时,魏国大臣庞葱伴随太子去赵国作人质,临行前对魏王说:“如果三个人都对你说城市里有一只老虎正在伤人,你相信吗?”魏王说他不会听信谗言的。庞葱到赵国后,不少毁谤庞葱的谣言传到魏王的耳朵,魏王还是信以为真。
连续三人说街上出现老虎,就使人相信街上真有老虎。比喻谣言再三重复,亦能使人信以为真。#典出《战国策・魏策二》。
【典源】
#《战国策・魏策二》
[1]与[2][3]于[4],谓魏王曰:“今一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”王曰:“否。”“二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”王曰:“[5]疑之矣。”“三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”王曰:“寡人信之矣。”庞葱曰:“夫市之无虎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今邯郸去[6]也远于市,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。愿王察之矣。”王曰:“寡人自为知。”于是辞行,而谗言先至。后太子罢质,果不得见。
[1]庞葱:战国魏人,生卒年不详。
[2]太子:指战国魏太子,生卒年不详。
[3]质:音zhì,用财物或人抵押担保。
[4]邯郸:古地名。故址在今河北省西南部与河南省接界处,为战国时赵都。
[5]寡人:寡德的人。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词。
[6]大梁: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开封县,为战国时魏都。
另可参考:《韩非子・内储说上》
【典故】
据《战国策・魏策二》载,战国时代,各国彼此互相攻伐,往往造成国势衰弱,民不聊生。有些国家为了避免长年战争,便和其他国家签订友好条约,互相结为同盟,不再互相攻打。为了表示自己绝对会信守诺言,还会将自己国家的太子送到对方国家作为人质。在这种情况下,魏国的太子便被送往赵国作人质,魏王还派大臣庞葱随行。庞葱知道朝廷之中经常有谣言中伤自己,这次前往赵国也不知道何时才会回来,他害怕魏王会听信这些谣言,就在临行之前去找魏王,说道:“大王,如果今天有一个人告诉大王,大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,大王会相信吗?”魏王回答:“不会相信。”庞葱又问:“如果有第二个人说大街上出现了老虎,大王会相信吗?”魏王回答:“那我就会半信半疑了。”庞葱继续问道︰“如果有第三个人也说大街上出现了老虎,那大王会相信吗?”魏王回答:“那我就不得不相信了。”庞葱接著说:“大街上本来不会出现老虎,这是显而易见的事,但是传谣言的人一多,就让人不由得不相信了。我这次去赵国之后,一定有许多人会趁我不在之时,在大王面前进谗言来非议我的不是,请大王千万要明察事实,不要被谣言所蒙蔽啊!”魏王答应了庞葱。等到庞葱离开魏国之后,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前说庞葱的坏话,魏王一开始虽然不相信,但时日一久,内心也不得不动摇。等到太子跟庞葱回国之后,魏王就疏远庞葱,不再重用他了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三人成虎”,用来比喻谣言再三重复,亦能使人信以为真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战国策・秦策三》:“闻『三人成虎,十夫楺椎。众口所移,毋翼而飞』。”
- 02.《邓析子・转辞》:“古人有言,众口铄金,三人成虎,不可不察也。”
- 03.宋・王懋《野客丛书・卷一四・众口铄金》:“古人有言:『众口铄金,三人成虎。』”
- 04.清・侯方域〈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〉:“而无如市井仓皇,讹以滋讹,几于三人成虎。”
- 05.《隋唐演义》第二回:“正是积毁成山,三人成虎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比喻谣言再三重复,亦能使人信以为真。
类别用在“积谎成真”的表述上。
①曾参杀人的故事证明三人成虎的可怕。
②虽然谣言止于智者,但是三人成虎,亦能混淆视听。
③谣言的可怕就在于三人成虎,说的人一多,会使你弄不清真假。
④尽管这些传说都是空穴来风,但三人成虎,我们也不得不有所防备。
⑤明明是无中生有的事,往往谣言一传,就会三人成虎,真是人言可畏!
-
三
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例如~维空间。~部曲。~国(中国朝代名)。②表示多次或多数。例如~思而行。~缄其口。 -
人
拼音 rén 部首 人 总笔画 2①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。例如~类。②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③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。例如丢~,文如其~。 -
成
拼音 chéng 部首 戈 总笔画 6①做好,做完。例如~功。完~。~就。~事。~交。~立。~婚。~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。~人之美。玉~其事。②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。例如~形。~性。~人。自学~才。蔚然~风。③变为。例如长~。变~。④可以,能行。例如~,就这么办。⑤称赞人能力强。例如他办事麻利,真~。⑥够,达到一定数量。例如~年累( lěi )月。⑦已定的,定形的。例如~规。~俗。~见。~例。~竹在胸。⑧十分之一。例如增产三~。⑨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~宋乱”。⑩姓。 -
虎
拼音 hǔ 部首 虍 总笔画 8①哺乳动物,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,性凶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(通称“老虎”)例如~口(➊喻危险境地;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。~穴(喻危险境地)。~符(古代调兵的凭证,用铜铸成虎形,分两半)。~狼(喻凶残的人)。~头蛇尾。~踞龙盘。龙腾~跃。②勇猛、威武。例如~将。~势。~劲。~威。~~。~气。③古同“唬”,威吓。④古同“琥”,琥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