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徵羽之操的解释
zhǐ zhī cāo

徵羽之操

zhǐ yǔ zhī cāo

ㄓˇ ㄩˇ ㄓ ㄘㄠ

徵羽之操的意思

徽、羽:古代音乐五音中的徵、羽二音;操:琴曲的一种。
指音调高雅的琴曲。

出处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:“徵羽之操,不入鄙人之耳。”
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指音乐。

徵羽之操的详细解释
“徵羽之操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zhǐ,zhēng 部首总笔画 15
    ①召,征召。《爾雅•釋言》:“徵,召也。”②求;取。《左傳•哀公七年》:“夏,公會吴于鄫,吴來徵百牢。”③敛取;征收。《周禮•地官•閭師》:“以時徵其賦。”④徭役;租税。《管子•治國》:“而上徵暴急無時,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徵矣。”⑤证验;效应。《廣韻•蒸韻》:“徵,證也。”⑥征兆;迹象。《左傳•昭公十七年》:“往年吾見之,是其徵也。”⑦证明。《廣雅•釋詁四》:“徵,明也。”⑧征聘;纳币以成婚礼。《集韻•蒸韻》:“徵,成也。”⑨追究;责问。《左傳•僖公四年》:“爾貢苞茅不入,王祭不共,無以縮酒,寡人是徵。”又指征询。唐沈既濟《任氏傳》:“徵于小僮,小僮笑曰:‘無之。’”⑩典,主管。《莊子•天道》:“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,免而歸居。”⑪虚。《爾雅•釋詁上》:“徵,虚也。”⑫姓(旧读zhǐ)。《三國志•吴志•程秉傳》:“秉為傅時,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。”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鸟的毛。例如~毛。~绒。~书。~衣。~扇。~族(指鸟类)。~旗。~檄(羽书)。②鱼类或昆虫的翅膀,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。例如~翼。~翰(翅膀)。~士(a。会飞的仙人;b。道士)。③箭上的羽毛,借指箭。例如~猎。④古代五音之一,相当于简谱“6”。
  •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
    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  • 拼音 cāo 部首总笔画 16
    ①拿,抓在手里。例如~刀。~觚(手持木简,指写诗作文)。~管(执笔,指写作)。~刀必割(喻不失时机,要当机立断)。②控制、掌握。例如~舟。~纵。③从事。例如~心。~办。~作。~持。~劳。~之过急。④体力的锻炼,军事的训练。例如~练。~场。~演。上~。⑤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。例如他~一口闽南音。⑥行为,品行。例如~行。~守。⑦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