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:邀请。
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。指意想不到的客人。
出处:《周易・需》:“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”孔颖达疏:“速,召也。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没有邀请的人。
例子:这样出乎意外的不速之客,却受着了真正是由衷而出的恳切的欢迎。(郭沫若《海涛集 跨着东海》)
正音:“不”,读作“bù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辨形:“速”,不能写作“悚”。
歇后语: 1. 蜗牛赴宴 —— 不速之客
2. 乘车来的人 —— 不速之客
谜语: 宾来慢 (谜底:不速之客)
速,邀请。“不速之客”指没有邀请就自己来的客人。语出《易经・需卦》
【典源】
《易经・需卦》
[1],入于穴,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〈象〉曰:“不速之客来,敬之终吉,虽不当位,未大失也。”
[1]上六:指〈需卦〉(䷄)由下往上算的第六爻,为阴爻(⚋)。
【典故】
“不速之客”这句成语的意思是不经邀请,自己出现的客人。出自于《易经・需卦》。〈需卦〉是《易经》六十四卦之一,重卦的组合是干(☰)下坎(☵)上。干代表阳,象征正面、光明之境;坎代表水,象征险难之境。下卦的阳气上升挺进,但是因为上遇险难之境,有所阻碍,所以需要等待,以盼转机来临。〈需卦〉的“需”就是等待的意思。从相应的位置来看,上卦最上面的阴爻(上六)相应于下卦的最上面的阳爻(九三),而这个阳爻又带动了底下的两个阳爻。所以上六的爻辞说:“入于穴,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”陷入于穴,表示困难到极点;不速之客指的就是下卦的三个阳爻。虽然上六处于极艰难的境况,但是不断有阳气从下挺进,不召自来,只要不去排斥,恭敬相待,这些阳气终将成为解除上六困境的助力,等到最后必然能获得圆满吉祥的结局。后来从这里摘出“不速之客”一语,泛指没有邀请就自己来的客人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易经・需卦》:“上六入于穴,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”(源)
- 02.宋・刘克庄〈叶寺丞墓志铭〉:“公谦抑特甚,每曰:『后村昔吾先人执友也,今邻舍翁也,常为不速之客。』”
- 03.《聊斋志异・卷一・青凤》:“生突入,笑呼曰:『有不速之客一人来。』群惊奔匿。”
- 04.《三侠五义》第四二回:“赵虎听了,暗道:『好小子!这是说我呢。我何不也钻进去,作个不速之客呢?』”
【用法】
语义没有邀请就自己来的客人。
类别用在“不请自来”的表述上。
①拜访他人应该事先拨个电话,不宜当不速之客。
②老兄!小弟今晚就当个不速之客,叨扰一晚吧!
③从打扮看,这两位不速之客似颇有来头,得好好招待。
④每年春天燕子飞回屋簷,牠们不是不速之客,而是返家的游子。
⑤来得早不如来得巧,你们既然正在用餐,那我正好当个不速之客了。
⑥今天家里来了位不速之客,让大家十分惊喜,原来是哥哥把女朋友带回来。
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速
拼音 sù 部首 辶 总笔画 10①快。例如~记。~效。~印。~写。~成。飞~。神~。②速度。例如慢~。超~。加~。风~。③邀请,招致。例如不~之客。 -
之
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 -
客
拼音 kè 部首 宀 总笔画 9①外来的(人),与“主”相对。例如~人。宾~。会~。不速之~。~气。~卿。②外出或寄居,迁居外地的(人)例如旅~。~居。~籍。~死。③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。例如顾~。乘~。~流量。④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。例如说~。政~。侠~。⑤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。例如~观。~体。⑥量词,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、饮料。例如一~冰淇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