毙:倒下;死去。
自己立法;却使自己受害。比喻自作自受。
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商君列传》:“商君亡至关下,欲舍客舍。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‘商君之法,舍人无验者坐之。’商君喟然叹曰:‘嗟乎!为法之敝,一至此哉!’”
用法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例子:怎奈此时官场中人,十居其九是吃烟的,那一个肯建这个政策作法自毙呢?(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三回)
辨形:“作”,不能写作“做”;“毙”,不能写作“毖”。
歇后语: 道士遭雷打 —— 作法自毙
谜语: 道士遭雷打 (谜底:作法自毙)
故事: 战国时期,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进行一系列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,太子驷触犯新法被商鞅定罪。秦国逐渐富强起来。后来太子驷成为秦惠文王,他公报私仇要治商鞅罪过。商鞅出逃,没人敢收留,没想到商鞅作法自毙,被秦王所杀。
“作法自毙”之“毙”,典源作“敝”。“敝”,义同“毙”。自己订立的法规,反而使自己受害。比喻自作自受。语本《史记・卷六八・商君列传》。△“作茧自缚”
【典源】
《史记・卷六八・商君列传》
后五月,而秦孝公卒,太子立。[1]之徒告[2]欲反,[3]捕商君。商君[4],至[5],[6]。[7]不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“商君之法,舍人[8][9]之。”商君[10]叹曰:“[11],为法之[12]一至此哉!”去之魏。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,弗受。商君欲之他国。魏人曰:“商君,秦之贼。秦彊而贼入魏,弗归,不可。”遂内秦。商君既复入秦,走商邑,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。秦发兵攻商君,杀之于郑黾池。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,曰:“莫如商鞅反者!”遂灭商君之家。
[1]公子虔:秦国人,生卒年不详。秦孝公儿子驷的师傅,反对商鞅变法的代表人物,曾经因为不遵守新法而受过劓刑。
[2]商君:公孙鞅(公元前390?—338),战国时卫人。少好刑名法术之学,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,后入秦为相,说服秦孝公推行新法,秦国富强后,受封于商。因为用法严苛,树敌众多,孝公卒,遂被车裂而死。或称“商鞅”、“卫鞅”。鞅,音yāng。
[3]发吏:差遣官吏。发,派遣。
[4]亡:音wáng,逃亡。
[5]关下:函谷关附近。函谷关,约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的关口。东起崤山,西至潼津,地形至为险要。战国时为秦所建,故亦称为“秦关”。
[6]欲舍客舍:想要住宿在旅舍中。舍,音shè。第一个“舍”,动词,住宿。
[7]客舍人:旅舍主人。各本作“客人”,人上无舍字,今依《史记会注考证》本。
[8]无验者:没有证件的人。验,指证件。
[9]坐:连坐。即一人犯罪,相关人员遭牵连而受罚。
[10]喟然:叹气的样子。喟,音kuì。
[11]嗟乎:表示感叹的发语词。嗟,音jiē。
[12]敝:伤害。
【典故】
“作法自毙”原作“为法之敝”。据《史记・卷六八・商君列传》载,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治理国政,并接受变法主张,实施一连串改革,使得秦国逐渐走向富强,进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。由于商鞅执法非常严苛,得罪许多王亲贵戚。孝公死后,惠公即位。惠公原本就对变法持反对意见,再加上公子虔等人对商鞅怀恨在心,密告他有谋反意图,于是派遣官吏全力捉拿他到案。商鞅潜逃到函谷关时,想要到旅舍投宿,旅舍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,说:“这是商鞅制定的法令,让身分不明的人留宿旅舍,被查到了会遭到牵连而受罚。”拒绝让他留宿。商鞅叹气说:“唉!自己订立的法规,竟然把自己害到这种地步!”后来“作法自毙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自作自受。出现“作法自毙”的书证如:《聊斋志异・卷四・余德》:“余笑起,飞一巨觥;酒方引满,蝶亦飏去。顷之,鼓又作,两蝶飞集余冠。余笑云:『作法自毙矣。』亦引二觥。”
【书证】
- 01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三回:“怎奈此时官场中人,十居其九是吃烟的,那一个肯建这个政策作法自毙呢?”
- 02.《聊斋志异・卷四・余德》:“余笑起,飞一巨觥;酒方引满,蝶亦飏去。顷之,鼓又作,两蝶飞集余冠。余笑云:『作法自毙矣。』亦引二觥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比喻自作自受。
类别用在“自取其祸”的表述上。
①这件事他是作法自毙,怨天尤人有何用?
②身为官员如果贪赃枉法,终有一天会作法自毙。
③商鞅虽然是作法自毙,但不也表示他的大公无私吗?
④你这种作法是在自掘坟墓,小心像商鞅一样作法自毙。
⑤那些掩耳盗铃,贪赃枉法的官员,迟早会作法自毙的。
⑥他诬赖了那么多人,当然受到朋友的排斥,真是作法自毙。
⑦他以为耍小聪明可以蒙骗过去,结果作法自毙,被逮个正著。
【辨识】
同义“作法自毙”及“作茧自缚”都有做了某事,反使自己不利的意思。
异义“作法自毙”语义较重,指受害或灭亡;“作茧自缚”语义较轻,指陷入困境。
作法自毙 | 作茧自缚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✅ | ❌ | 你这种作法是在自掘坟墓,小心像商鞅一样作法自毙。 |
❌ | ✅ | 感情的事最易让人作茧自缚,难以解脱。 |
-
作
拼音 zuò 部首 亻 总笔画 7①起,兴起,现在起。例如振~。枪声大~。②从事,做工。例如工~。~息。~业。③举行,进行。例如~别(分别)。~乱。~案。~战。~报告。④干出,做出,表现出,制造出。例如~恶( è )。~弊。~梗。~祟。~态。~色。~为。~难。~奸犯科(为非作歹,触犯法令)。⑤当成,充当。例如~罢。~保。~伐(做媒人)。~壁上观(人家交战,自己站在营垒上看,喻坐观别人成败)。⑥创造。例如创~。写~。~曲。~者。⑦文艺方面的成品。例如~品。不朽之~。⑧同“做”。⑨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。例如~坊。⑩从事某种活动。例如~揖。~弄。~死。 -
法
拼音 fǎ 部首 氵 总笔画 8①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。例如~办。~典。~官。~规。~律。~令。~定。~场。~理。~纪。~盲。~人(“自然人”的对称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,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)。~制。~治。犯~。守~。合~。宪~(国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~。奉公守~。逍遥~外。②处理事物的手段。例如办~。设~。手~。写~。③仿效。例如效~。④标准,规范,可仿效的。例如~式。~帖。⑤佛家的道理。例如佛~。~号。~轮。~像。~门。⑥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。例如~师。~器。~事。⑦指“法国”例如~文。~式大菜。⑧姓。 -
自
拼音 zì 部首 自 总笔画 6①本人,己身。例如~己。~家。~身。~白。~满。~诩。~馁。~重( zhòng )。~尊。~谦。~觉( jué )。~疚。~学。~圆其说。~惭形秽。~强不息。②从,由。例如~从。~古以来。③当然。例如~然。~不待言。~生~灭。放任~流。④假如。例如~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 -
毙
拼音 bì 部首 比 总笔画 10①死。例如~命。击~。②仆倒:“郑人击简子中肩,~于车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