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有教无类的解释
yǒu jiào lèi

有教无类

yǒu jiào wú lèi

ㄧㄡˇ ㄐㄧㄠˋ ㄨˊ ㄌㄟˋ

有教無類

一视同仁

因人而异

有教无类的意思

类:类别。
不分贵贱贤愚;对各类人都进行教育。

出处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有教无类。’”

用法紧缩式;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
例子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,就是“有教无类”。(朱自清《经典常谈 诸子第十》)

正音“教”,读作“jiào”,不能读作“jiāo”。

故事 春秋时期,孔子在鲁国受到排挤,带领几十个弟子开始周游列国。到达卫国后,当时的卫灵公年迈,太子蒯聩与卫夫人南子的斗争很激烈,孔子也不能插入卫国政坛,他们在子路妻兄颜浊邹家驻扎,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,还是收下颜浊邹这个粗俗的弟子。

有教无类的详细解释

指施教的对象,没有贵贱贫富的分别。语出《论语・卫灵公》。

【典源】

《论语・卫灵公》

子曰:“有教无[1]。”

注解

[1]类:等第种类。

【典故】

无类,不分等第种类。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育理念主张“有教无类”,这句话记录在《论语・卫灵公》中。他认为施教的对象不应该有贵贱贫富的分别,只要有心向学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。因此,他门下弟子有三千人之多,其中通六艺者七十二人,首开平民教育先河。后来“有教无类”演变为成语,用来指施教的对象,没有贵贱贫富的分别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子曰:『有教无类。』”(源)
  • 02.《隋书・卷四二・李德林列传》:“有教无类,童子羞于霸功;见德思齐,狂夫成于圣业。”
  • 03.唐・白居易〈省试性习相近远赋〉:“原夫性相近者,岂不以有教无类,其归于一揆?习相远者,岂不以殊途异致,乃差于千里?”
  • 04.《旧唐书・卷一九四・突厥列传上》:“闻圣人之道,无所不通。古先哲王,有教无类。”
  • 05.《宋史・卷二八七・陈彭年列传》:“本仁本义,可以弭兵。是为齐礼,亦曰好生。有教无类,自诚而明。”
  • 06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安老爷是有教无类的,竟薰陶得他另变了个气味了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指施教的对象,没有贵贱贫富的分别。

类别用在“平等教育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王老师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,尽心尽力地教导学生。

孔子的伟大之处,就在于他有教无类,嘉惠无数莘莘学子。

不论学生的贫富贵贱,身为一个老师都应一视同仁、有教无类

持著有教无类的信念,他不顾生活条件艰困,自愿到离岛教书。

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推行以来,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,使得许多贫苦人家的子弟也能接受教育。

“有教无类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yǒu,yòu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存在。例如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②表示所属。例如他~一本书。③表示发生、出现。例如~病。情况~变化。④表示估量或比较。例如水~一丈多深。⑤表示大、多。例如~学问。⑥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。例如~劳。~请。⑦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。例如~一天。⑧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。例如~夏。~宋一代。
  • 拼音 jiào,jiāo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指导,训诲。例如~习。~头。~正。~师。~导。管~。请~。~学相长。因材施~。②使,令。例如风能~船走。③指“宗教”例如~士。~主。~皇。~堂。④姓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4
    ◎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例如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
  • 拼音 lèi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。例如种~。~群。~别。~书。分~。人~。②相似,好像。例如~似。~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