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:故人;老朋友。
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。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。
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九年》: “聘于郑,见子产,如旧相识。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例子:他们俩一见如故,谈得很投机。
正音:“故”,读作“gù”,不能读作“gǔ”。
辨形:“故”,不能写作“做”。
辨析:“一见如故”和“一见钟情”;都形容两人初次见面就很要好。但“一见如故”泛指一般朋友之间的情投意合;“一见钟情”专指男女之间的相爱。这两个成语不能换用。
歇后语: 1. 沙漠里相遇的鸟 —— 一见如故
2. 贾宝玉看林妹妹 —— 一见如故
谜语: 1. 张果老 (谜底:一见如故)
2. 相逢何必曾相识 (谜底:一见如故)
故事: 隋朝末年,羽骑尉房玄龄看不惯隋王朝的所作所为,毅然抛弃官职去投奔举义旗的秦王李世民。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,两人一见如故,都有相见恨晚之感。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,九死一生,为李世民收罗有用的人才,唐朝建立后成为尚书令。
初次见面就相处融洽,如同老朋友一般。※#语或本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九年》。
【典源】
※#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九年》[1]
(吴公子札)[2]于郑,见[3],如旧相识,与之[4],子产献[5]焉。
[1]典故又见于《晋书・卷三六・张华列传》。
[2]聘:访问,古代诸侯间互派使者作友好访问。
[3]子产:公孙侨,字子产,春秋时郑国大夫,生卒年不详。博洽多闻,长于政治。为政宽猛并济,时当晋楚争霸,郑处于两大国之间,子产能事大以礼,而不苟徇其欲,晋楚皆敬惮之。
[4]缟带:白色的衣带。缟,音gǎo,白色。
[5]纻衣:麻布衣服。纻,音zhù,麻料。
《晋书・卷三六・张华传》
初,陆机兄弟志气高爽,自以吴之名家。初入洛,不推中国人士,见华一面如旧,钦华德范,如师资之礼焉。
【典故】
“一见如故”的典故可能出自于《左传》。春秋时,吴国公子季札到郑国访问。见到大夫子产,相谈甚欢,好像相识许久的老朋友一样。彼此互赠珍贵礼物,表示深厚的情谊。而在《晋书》中,也有“一面如旧”的说法。晋朝时,吴郡的陆机、陆云两兄弟自认为江南名家子弟,相当自负,从不把中原人士放在眼里。等到入京后,遇到名士张华,与他相处就如旧识般亲切,陆家兄弟也非常仰慕他的道德风范,并以老师之礼相待。后来“一见如故”这句成语多用来形容初次见面就相处融洽,如同老朋友一般。
【书证】
- 01.宋・张洎《贾氏谭录》:“李邺侯为相日,吴人顾况西游长安,邺侯一见如故。”
- 02.《水浒传》第五八回:“一个是花和尚鲁智深,一个是青面兽杨志。他二人一见如故,便商议救兄一事。”
- 03.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九回:“长兄,我和你一见如故,这最是人生最难得的事。”
- 04.《镜花缘》第一三回:“大家进舱,锦枫拜了吕氏,并与婉如见礼,彼此一见如故,十分亲爱。”
- 05.《荡寇志》第五三回:“既承仁弟不弃,一见如故,可以无须如此客套。舍下离此不远,愿请行旌小住一日,未知可否?”
- 06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六回:“你大哥是个爽快人,咱们既然一见如故,应该要借杯酒叙叙,又何必推辞呢?”
【用法】
语义初次见面就相处融洽,如同老朋友一般。
类别用在“初识熟络”的表述上。
①我俩虽是初次见面,却是一见如故。
②今日与兄一见如故,日后还请多多赐教。
③来!照张相,纪念咱们这一见如故的缘分。
④有些人让你一见如故,有些人则是话不投机半句多。
⑤我们要不是有缘分,怎会一见如故,谈得如此投机呢?
⑥他们两人都喜爱电影,才刚认识,便一见如故地聊个不停。
⑦在这长途客运上能遇到一见如故的老乡,这下可有得聊了。
⑧那年我到上海,见到了他,两人一见如故,从此成了好朋友。
⑨也许因为我们都是南部人,所以虽然萍水相逢,但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。
⑩由于因缘际会,这两位来自异国的室友,在这陌生环境中一见如故,结下这段情谊。
-
一
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①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②纯;专。例如专~。~心~意。③全;满。例如~生。~地水。④相同。例如~样。颜色不~。⑤另外的。例如蟋蟀~名促织。⑥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例如算~算。试~试。⑦乃;竞。例如~至于此。⑧部分联成整体。例如统~。整齐划~。⑨或者。例如~胜~负。⑩初次。例如~见如故。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 -
见
拼音 jiàn,xiàn 部首 见 总笔画 4①看到。例如看~。罕~。~微知著。~义勇为。~异思迁。②接触,遇到。例如怕~风。~习。③看得出,显得出。例如~效。相形~绌。④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。例如~上。~下。⑤会晤。例如会~。接~。⑥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。例如~解。~地(见解)。~仁~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⑦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。例如~外。~教。~谅(原谅我)。~笑(被讥笑)。 -
如
拼音 rú 部首 女 总笔画 6①依照顺从。例如~愿。~意。~法炮制。②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。例如~此。~是。~同。~故。~初。游人~织。③比得上,及。例如百闻不~一见。自叹弗~。④到,往。例如~厕。⑤假若,假设。例如~果。~若。假~。⑥奈,怎么。例如~何。不能正其身,~正人何?⑦与,和:“公~大夫入”。⑧或者:“方六七十,~五六十”。⑨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。例如突~其来。⑩表示举例。例如例~。⑪应当:“若知不能,则~无出”。⑫〔~月〕农历二月的别称。⑬姓。 -
故
拼音 gù 部首 攵 总笔画 9①意外的事情。例如事~。变~。~障。②原因。例如缘~。原~。③有心,存心。例如~意。~杀(有意谋杀)。明知~犯。④老,旧,过去的,原来的。例如~事(a。旧事,成例;b。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,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,“事”读轻声)。~人。~乡。~土(故乡)。~园(故乡)。~居。~国(故乡,亦指祖国)。~纸堆(泛指旧而多的文籍)。革~鼎新(“革”,除去;“鼎”,更新;破除旧的,建立新的)。~步自封(“故步”,原来的步子;“封”,限制;喻安于现状,不求进取。亦作“固步自封”)。⑤朋友,友情。例如亲~。沾亲带~。⑥死亡(指人)例如~去。病~。⑦所以,因此。例如~此。~而。⑧古同“顾”,反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