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一不做二不休的解释
zuò èr xiū

一不做二不休

yī bū zuò , èr bù xiū

ㄧ ㄅㄨ ㄗㄨㄛˋ , ㄦˋ ㄅㄨˋ ㄒㄧㄡ

破釜沉舟

犹豫不决

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

原意是要么不做,做了就索兴做到底。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,就索兴做到底。

出处唐・赵元一《奉天录》第四卷:“光晟临死而言曰:‘传语后人,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。’”

用法复句式;作主语、分句;形容下最后的决心。

例子到这地步,一不做,二不休,我是打算拼一拼了。(茅盾《子夜》七)

正音“做”,读作“zuò”,不能读作“zhuò”。

辨形“做”,不能写作“作”。

歇后语 1. 老大懒惰老二勤 —— 一不做,二不休
2. 扳倒葫芦洒了油 —— 一不做,二不休

谜语 1. 闲游 (谜底:一不做,二不休)
2. 磨洋工 (谜底:一不做,二不休)
3. 唱工不出力 (谜底:一不做,二不休)

故事 唐德宗时期,安禄山起兵反叛,卢龙节度使朱泚及部将张光晟也起兵反叛。李晟奉命征讨叛军,活捉了张光晟。张光晟表示愿意重新归顺唐王朝,德宗身边大臣坚决反对,只好处死他。张光晟感慨地说:“第一不要做,第二做就要做到底。”

一不做二不休的详细解释

既然已经做了,就索性做到底。本作“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”。语出唐・赵元一・奉天录・卷四。唐代张光晟随朱泚叛乱,败后,光晟杀朱泚,向前来征讨之李晟投降,仍难逃死罪。受刑前云:“传语后人,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。”意思是要就不要叛变,既已叛变,索性干到底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・卷十四》:“谁知恶人手辣心硬,一不做,二不休,叫得先打后商量,……也必了人性命,然后动手的。”《野叟曝言・第一〇〇回》:“这事情弄大了!一不做,二不休,如今须得韦大哥为主,打开仓库,招兵买马,放出狱囚。”

“一不做二不休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
    ①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②纯;专。例如专~。~心~意。③全;满。例如~生。~地水。④相同。例如~样。颜色不~。⑤另外的。例如蟋蟀~名促织。⑥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例如算~算。试~试。⑦乃;竞。例如~至于此。⑧部分联成整体。例如统~。整齐划~。⑨或者。例如~胜~负。⑩初次。例如~见如故。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  • 拼音 bù,fǒu 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
  • 拼音 zuò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进行工作或活动。例如~活。~事。~工。~手脚(暗中进行安排)。②写文。例如~诗。~文章。③制造。例如~衣服。④当,为。例如~人。~媒。~伴。~主。~客。看~。⑤装,扮。例如~作。~功。~派。⑥举行,举办。例如~寿。~礼拜。⑦用为。例如芦苇可以~造纸原料。⑧结成(关系)例如~亲。~朋友。
  • 拼音 èr 部首总笔画 2
    ①数名。例如一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贰”代)。②双,比。例如独一无~。③两样,别的。例如~话。不~价。
  • 拼音 xiū,xǔ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歇息。例如~整。~假。~闲。离~。②停止。例如~业。③完结(多指失败或死亡)。④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,断绝夫妻关系。例如~妻。⑤不要。例如~想。~提。⑥吉庆,美善,福禄。例如~咎(吉凶)。⑦助词,用于语末,与“罢”、“了”等用法相当。例如归~。⑧辞去官职。例如~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