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一笑置之的解释
xiào zhì zhī

一笑置之

yī xiào zhì zhī

ㄧ ㄒㄧㄠˋ ㄓˋ ㄓ

付之一笑 付诸一笑 置之不理 置之度外

拭目以待 斤斤计较 锱铢必较

一笑置之的意思

笑了一笑就放在旁边了;表示不当一回事。

出处宋・陆游《书梦》诗:“一笑俱置之,浮生故多难。”
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;表示轻蔑。

例子漕台见他如此说法,晓得他牛性发作,也只好一笑置之(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六回)

正音“置”,读作“zhì”,不能读作“zhī”。

辨形“置”,不能写作“止”、“致”。

辨析见“付之一笑”。

谜语 笑纳 (谜底:一笑置之)

一笑置之的详细解释

笑一笑就把它搁放在一旁。形容不当成一回事。#语出《石门文字禅・卷二六・题所录诗》。

【典源】

#《石门文字禅・卷二六・题所录诗》[1]

海南道人惠英字颖孺,生十有二日而失母,年七龄而为沙门,二十岁从予游。 予所作语言遍丛林未尝收录,而 [2]编两 [3]为示,既有 [4]于九祖,欲焚去之。又念英之好学,为一笑而置之。 然流俗寡闻见,少年嗜笔砚者,不背数必腹非之,以谓禅者不当以翰墨为急。

注解

[1]典故或见于宋・陆游〈书梦〉诗、宋・杨万里〈观水叹〉诗二首之一。

[2]英:惠英,字颖孺,宋海南道人,生卒年不详。宋僧惠洪弟子。

[3]巨帙:篇幅、规模很大的著作。帙,音zhì

[4]媿:音kuì,同“愧”,辜负、对不起。

参考

■宋・陆游〈书梦〉诗(据《陆放翁全集・剑南诗稾・卷八一》引)

我梦举有司,鸡唱起裹饭。又梦趁早朝,漏舍坐待旦。既寤两无有,抚枕徒浩叹。今虽去为农,饭牛亦夜半。何曾得放慵,美睡到日旰。一笑俱置之,浮生固多难。

■宋・杨万里〈观水叹〉诗二首之一(据《诚斋集》卷二六引)

我方卧舟中,仰读渊明诗。忽闻滩声急,起视惟恐迟。八月溅飞雪,清览良独奇。好风从天来,翛然吹我衣。凉生固足乐,气变亦可悲。眷然慨此水,念我年少时。迄今四十年,往来九东西。此日顺流下,何日溯流归。出处未可必,一笑姑置之。

【典故】

宋僧惠洪(公元1071—1128),号觉范。所著《石门文字禅》一书,内容辑录自己生平写就的诗文。在〈题所录诗〉篇中他说,他在各寺院道场讲述佛法精要,但都不曾想过要将这些言论收录成书,而弟子惠英却编了两本篇幅很大的书,但是临济宗是强调顿悟,不以著书立说为志,他觉得愧对九祖的训示,想将书拿去烧掉。可是一想到惠英这么好学,只好笑一笑把书搁放在一旁。后来“一笑置之”被用来形容不当成一回事。此外,在陆游〈书梦〉诗和杨万里〈观水叹〉诗中,也可看到“一笑俱置之”和“一笑姑置之”的用法,可见“一笑置之”在宋代已被广为使用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石门文字禅・卷二六・题所录诗》:“予所作语言遍丛林未尝收录,而英编两巨帙为示,既有媿于九祖,欲焚去之。又念英之好学,为一笑而置之。”(源)
  • 02.明・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・卷八・大臣被论》:“主上素重二人冰蘖,简注最久,见此等疏,直一笑置之耳,安能转移圣意哉?”
  • 03.清・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九:“丁丑,过书肆,见有作〈金陵怀古〉诗者,姓王,名颠客,假余序文。诗既不佳,序亦相称,余一笑置之。”
  • 04.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六回:“漕台见他如此说法,晓得他牛性发作,也只好一笑置之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形容不当成一回事。

类别用在“轻视忽略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对这些毫无根据的批评,我们只能一笑置之

面对各种谣言,他总是一笑置之,丝毫不放在心上。

他只是开个玩笑,完全没有恶意,你就一笑置之吧!

对于别人的冷嘲热讽,他总是一笑置之,不予理会。

对于谣言采取一笑置之的态度,会让你觉得好过许多。

对于他们这种毫无理性的举动,我也只能一笑置之了。

上级虽然诸多刁难,小王仍一笑置之,努力将工作完成。

我知道他不过是开开玩笑而已,便一笑置之,没放在心上。

老李自认行事光明磊落,对于别人的恶意中伤,完全一笑置之

黄先生自认行事不愧良心,对于那些不好的传闻只是一笑置之

“一笑置之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
    ①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②纯;专。例如专~。~心~意。③全;满。例如~生。~地水。④相同。例如~样。颜色不~。⑤另外的。例如蟋蟀~名促织。⑥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例如算~算。试~试。⑦乃;竞。例如~至于此。⑧部分联成整体。例如统~。整齐划~。⑨或者。例如~胜~负。⑩初次。例如~见如故。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  • 拼音 xiào 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露出愉快的表情,发出欢喜的声音。例如~容。~颜。~眯眯。谈~风生。②讥嘲。例如~柄。~话。~谈。贻~大方。嘲~。见~。耻~。
  •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13
    ①放,摆,搁。例如安~。布~。~放。~身。位~。~信。~评。~疑。~辩。推心~腹。~若罔闻。~之度外。②设立,设备。例如装~。设~。③购买。例如添~。~办。~备。~买。
  •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
    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