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无所辞的意思
就道理上讲不应该推辞。
出处:宋・王安石《上曾参政书》:害有至于死而不敢避者,义无所避之也;劳有至于病而不敢辞者,义无所辞之也。
例子:清·陈森《品花宝鉴》第二回:既是他儿子远来投奔,老弟也是~的。
义无所辞的详细解释
犹“义不容辞”。见“义不容辞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义不容辞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义不容辞”的意思就是说道义上不容许推辞。这句成语常用在对需要自己出力协助的事情,因道义责任,不容自己推卸的情况。比较早的文献资料,见于唐代岑文本所撰的〈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〉,碑文中有“夫显微阐幽,义不容辞”两句,意思是说彰显隐微的功德,是作者在道义上不容推卸的事。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八回中提到曹操集结三十万大军南下报赤壁之仇,孙权召请诸将来商议对策,其中张昭建议派鲁肃前去荆州找刘备合作,因为“子敬有恩于玄德,其言必从;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,亦义不容辞”。原来刘备当时和东吴的许多事,多亏鲁肃(子敬)从中穿梭帮忙,加上因为周瑜弄巧成拙,让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。本来孙刘两家各怀鬼胎,这下结了亲家,对协力抵抗曹操大军这件事上,在道义上,应该不会推卸,所以说是“义不容辞”。
【书证】
- 01.宋・王安石〈上曾参政书〉:“害有至于死而不敢避者,义无所避之也;劳有至于病而不敢辞者,义无所辞之也。”
“义无所辞”单字拆分
-
义
拼音 yì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。例如正~。~不容辞。~无反顾。仗~直言。②合乎正义或公益的。例如~举。~务。~愤。~演。见~勇为。③情谊。例如~气。恩~。~重如山。④意思,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。例如意~。含~。释~。微言大~。⑤指认为亲属的。例如~父。⑥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部分)例如~齿。~肢。⑦姓。 -
无
拼音 wú 部首 一 总笔画 4◎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例如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 -
所
拼音 suǒ 部首 户 总笔画 8①处,地方。例如住~。哨~。场~。处~。②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。例如研究~。派出~。③量词,指房屋。例如一~四合院。④用在动词前,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。例如~部(所率领的部队)。~谓(a。所说的;b。某些人所说的,含不承认意)。无~谓(不关紧要,不关心)。~有。各尽~能。~向无敌。有~不为而后可以有为。⑤用在动词前,与前面的“为”或“被”字相应,表示被动的意思。例如为人~敬。⑥姓。 -
辞
拼音 cí 部首 辛 总笔画 13①告别。例如告~。~诀。~行。~世。~别。②不接受,请求离去。例如~职。~呈。③躲避,推托。例如不~辛苦。~让。~谢。推~。④解雇。例如~退。⑤同“词”。⑥优美的语言。例如~藻。修~。⑦讲话;告诉:“请~于军”。⑧文体的一种。例如~赋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~》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