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有恃不恐的解释
yǒu shì kǒng

有恃不恐

  • 组合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 生僻

yǒu shì bù kǒng

ㄧㄡˇ ㄕˋ ㄅㄨˋ ㄎㄨㄥˇ 有恃不恐的意思

有恃不恐的意思

恃:倚仗。
有所依靠而不害怕。

出处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室如悬罄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?”宋・苏轼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:君子有所恃而不恐,小人有所畏而不为。

例子清·王浚卿《冷眼观》第三回:后来这位瑞方伯到了任,他们从前在京都的时候是有交情的,因此~,就格外的放肆。

有恃不恐的详细解释

即“有恃无恐”。见“有恃无恐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有恃无恐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左传》记载了鲁僖公二十六年夏天,齐孝公亲自率兵攻打鲁国北部边境。鲁僖公得到消息后,立刻指派展喜带著酒食、财物前去慰劳齐国军队。才见面,齐孝公就问:“你们鲁国人害怕吗?”展喜回答:“小人会害怕,君子则不会。”齐侯说:“你们国家府库空虚,野地里连青草也看不到,凭什么不害怕?”展喜解释说:“依仗先王之命。昔日我先祖周公和齐国先祖姜太公辅佐成王时,曾立下『世世子孙,无相害也。』的盟誓,并且保存在盟府里。齐桓公在世时也尽力在协调解决诸侯间的问题,遵守盟约精神。您即位时,诸侯们都相信您也会遵守先王的盟约,由于我们相信您会信守互助不相攻的盟约,所以一点也不害怕。”齐孝公听了以后便撤兵回国。后来“有恃无恐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有依靠而无所顾忌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苏轼〈祭欧阳文忠公文〉:“君子有所恃而不恐,小人有所畏而不为。”
“有恃不恐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yǒu,yòu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存在。例如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②表示所属。例如他~一本书。③表示发生、出现。例如~病。情况~变化。④表示估量或比较。例如水~一丈多深。⑤表示大、多。例如~学问。⑥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。例如~劳。~请。⑦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。例如~一天。⑧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。例如~夏。~宋一代。
  • 拼音 shì 部首总笔画 9
    ◎依赖,仗着。例如仗~。有~无恐。~才傲物。
  • 拼音 bù,fǒu 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
  • 拼音 kǒng 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害怕,畏惧。例如~惧。~怖。~慌。惊~。有恃无~。②恫吓( hè )例如~吓( hè )。③疑虑。例如~怕。~不能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