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故知新的意思
复习学过的知识;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。形容回顾过去;认识现实。温:温习;故:旧的。
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
用法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学习、工作或其它。
例子:温故知新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。
辨形:“知”,不能写作“之”。
故事: 春秋时期,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,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,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,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,深入钻研,提出“学而时习之,温故而知新”,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,孔子谦逊地说: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”
温故知新的详细解释
复习学过的课业,而能领悟出新的道理。语出《论语・为政》。
【典源】
《论语・为政》
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
【典故】
温,温习;故,旧的。“温故知新”就是温习过去所学,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和体会。在《论语・为政》中记载了孔子说的一句话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意思是说:“如果能常常复习以往学过的课业,而能从中领悟出新的道理,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。”后来“温故知新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说明反复学习的功效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汉书・卷一○・成帝纪》:“儒林之官,四海渊原,宜皆明于古今,温故知新,通达国体,故谓之博士。”
- 02.晋・潘尼〈释奠颂〉:“抽演微言,启发道真,探幽穷赜,温故知新。”
- 03.《旧唐书・卷九九・崔日用列传》:“卿洽闻殚见,温故知新,逮此发挥,益彰忠恳。”
- 04.唐・李磎〈授吴承赞朝散大夫内侍省内寺伯判内给事制〉:“吴承赞早负器能,累更职任,清贞自立,正直不回,加以温故知新,钩深知远,雅好六经之旨,旁求百氏之言。”
- 05.唐・吴兢《贞观政要・卷四・规谏太子》:“既雕且琢,温故知新;惟忠与敬,曰孝与仁;则可以下光四海,上烛三辰。”
- 06.清・顾炎武〈生员论下〉:“若夫温故知新,中年考较,以蕲至于成材,则当参酌乎古今之法,而兹不具论也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复习学过的课业,而能领悟出新的道理。
类别用在“温旧得新”的表述上。
①做学问应该反复熟读,才能温故知新,日益精进。
②小明成绩不断进步,靠的是温故知新的读书方法。
③老师鼓励同学,书要熟读,自然能够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。
④增长见识有两个途径,一是不断吸收新知,一是温故知新。
⑤读书善忘的人,补救的办法是反复熟读,除帮助记忆外,也能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。
“温故知新”单字拆分
-
温
拼音 wēn 部首 氵 总笔画 12①不冷不热。例如~带。保~。降~。~泉。~和。~床。②性情柔和。例如~柔。~存(抚慰体贴)。~情。~顺。~静。~良。~文尔雅。③稍微加热。例如把酒~一下。④复习。例如~习。~故而知新。⑤古同“瘟”。⑥姓。 -
故
拼音 gù 部首 攵 总笔画 9①意外的事情。例如事~。变~。~障。②原因。例如缘~。原~。③有心,存心。例如~意。~杀(有意谋杀)。明知~犯。④老,旧,过去的,原来的。例如~事(a。旧事,成例;b。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,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,“事”读轻声)。~人。~乡。~土(故乡)。~园(故乡)。~居。~国(故乡,亦指祖国)。~纸堆(泛指旧而多的文籍)。革~鼎新(“革”,除去;“鼎”,更新;破除旧的,建立新的)。~步自封(“故步”,原来的步子;“封”,限制;喻安于现状,不求进取。亦作“固步自封”)。⑤朋友,友情。例如亲~。沾亲带~。⑥死亡(指人)例如~去。病~。⑦所以,因此。例如~此。~而。⑧古同“顾”,反而。 -
知
拼音 zhī,zhì 部首 矢 总笔画 8①晓得,明了。例如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温故~新。~难而进。~情达理。②使知道。例如通~。~照。③学识,学问。例如~识,求~。无~。④主管。例如~县(旧时的县长)。~府。~州。~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⑤彼此了解。例如相~。~音。~近。⑥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。例如故~(老朋友)。 -
新
拼音 xīn 部首 斤 总笔画 13①刚有的,刚经验到的;初始的,没有用过的,与“旧”、“老”相对。例如~生。~鲜。~奇。~贵。~绿。~星。~秀。~闻。~陈代谢。②性质改变得更好,与“旧”相对。例如改过自~。推陈出~。③不久以前,刚才。例如~近。④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。例如~时代。~社会。~观念。~思维。⑤称结婚时的人或物。例如~娘。~郎。~房。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。⑦姓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