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籁无声的意思
一点声音也没有。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清。
出处:唐・皎然《戛铜碗为龙吟歌》:“遥闻不断在烟杪,万籁无声天境空。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非常安静与冷清。
例子:一更之后,万籁无声。(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三折)
正音:“籁”,读作“lài”,不能读作“lán”。
万籁无声的详细解释
犹“万籁俱寂”。见“万籁俱寂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万籁俱寂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唐代诗人常建,开元年间的进士。仕途并不得意,经常放浪山林、琴酒之间。他的诗用字精炼、风格清新,常以山林、寺观为题材,如这首〈题破山寺后禅院〉诗就是。诗人在清晨太阳才刚照到树林的时候来到兴福寺。沿著竹林中蜿蜒的小径往幽静的后院走去,禅房就掩蔽在花木的深处。和煦的阳光透进树林里,耳里充斥著鸟儿悦耳的鸣叫声,清澈的潭水倒映出山的景色,让人心神渐渐地空明透彻,不被尘事困恼。此时只觉得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静了下来,只剩下佛寺里传来幽幽的钟磬声。后来“万籁俱寂”这句成语也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万物无声,一片寂静。
【书证】
- 01.唐・释皎然〈戛铜碗为龙吟歌〉:“遥闻不断在烟杪,万籁无声天境空。”
- 02.《醒世恒言・卷四・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众人周围走了一遍,但见静悄悄的万籁无声。”
“万籁无声”单字拆分
-
万
拼音 wàn,mò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数目,十个一千。例如~户侯(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,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。后泛指高官)。②喻极多。例如~物。~方(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;②指姿态多种多样)。日理~机。气象~千。③极,很,绝对。例如~~。~幸。④姓。 -
籁
拼音 lài 部首 ⺮ 总笔画 19①古代的一种箫。②孔穴里发出的声音,泛指声响。例如天~。万~俱寂。 -
无
拼音 wú 部首 一 总笔画 4◎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例如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 -
声
拼音 shēng 部首 士 总笔画 7①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。例如~音。~带。②消息,音讯。例如~息。不通~气。③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。例如~明。~辩(公开辩白)。~泪俱下。~嘶力竭。④名誉。例如名~。⑤音乐歌舞。例如~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~色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