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从:在家从父;出嫁从夫;夫死从子;四德:也叫四行;指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。
指封建礼教为压迫、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。
出处:元・武汉臣《老生儿》第一折:“不学些三从四德,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例子:从来不出闺门里,羞答答怎便将男儿细窥,则我这三从四德幼闲习,既嫁鸡须逐他鸡。(元・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三折)
正音:“从”,读作“cóng”,不能读作“chóng”。
辨形:“四”,不能写作“寺”。
“三从”,指在家从父、出嫁从夫、夫死从子,语出《仪礼・丧服》。“四德”,指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,语本《周礼・天官・九嫔》。后用“三从四德”指旧时妇女必须具备的德性。
【典源】
“三从”:《仪礼・丧服》
传曰:为父何以期也?妇人不贰斩也。妇人不贰斩者,何也?妇人有三[1]之义,无[2]之道,故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,夫死从子。故父者,子之天也;夫者,妻之天也。妇人不贰斩者,犹曰不贰天也,妇人不能贰尊也。
[1]从:从其教令。
[2]专用:凭己意行事。
“四德”:《周礼・天官・九嫔》
[1],掌[2]之法,以教[3][4],各帅其属,而以时御叙于王所。
[1]九嫔:职官名。周制宫中的女官,掌理妇女所应学习的礼仪及职事。嫔,音pín。
[2]妇学:古代妇女所应学习的礼仪及职事,包括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等。
[3]九御:职官名,即女御,为九嫔之属,负责侍寝等各项杂务。每九嫔一人领女御九人,故曰九御。
[4]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:指妇人所应学习的几种礼仪及职事。德谓贞顺,言谓言辞委婉,容谓仪态柔顺,功谓治丝麻、纺织、缝纫等事。
【典故】
“三从四德”,由“三从”及“四德”二语组合而成。 “三从”见于《仪礼・丧服》子夏传。《仪礼》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,乃贵族礼仪之汇编。〈丧服〉一篇记载居丧期间各等亲属所应著的服饰,所附的子夏传中提到当时对女子的一些道德要求,即:“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,夫死从子”,说明女子未嫁时服从父亲,出嫁后服从丈夫,若丈夫亡故则服从儿子。这就是所谓“三从”。 “四德”见于《周礼・天官・九嫔》。《周礼》亦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,相传为周公所作,记载当时的官制及政治制度。 “九嫔”是王宫中的女官,也是帝王的九位妃子,负责掌理妇女所应学习的礼仪。九嫔各领有女御九人,教导女御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,并率领她们按时轮值王所,协助皇后处理各项事务。而所谓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,指的是妇人应有贞节柔顺的德行、委婉得体的应对辞令、温雅的体态举止、熟练的工作技能。这四项要求,就是“四德”。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“三从四德”,用来指旧时妇女必须具备的德性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敦煌曲子词集・中卷・凤归云》:“幼年生于闺合,洞房深。训习礼仪足,三从四德,针指分明。”
- 02.元・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待妆个老实,学三从四德;争奈是匪妓,都三心二意。”
- 03.元・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二折:“从来不出闺门里,羞答答怎便将男儿细窥?则我这三从四德幼闲习,既嫁鸡须逐他鸡。”
- 04.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○回:“自古痴人畏妇,贤女畏夫,三从四德,及妇道之常。”
- 05.《红楼梦》第四七回:“我听见你替你老爷说媒来了。你倒也三从四德的,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指旧时社会妇女必须具备的德性。
类别用在“妇女之德”的表述上。
①随著时代的变迁,妇女已摆脱三从四德的观念。
②要求现代妇女遵守三从四德,难免引来不合时宜之讥 。
③现代妇女已经摆脱三从四德的束缚,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。
④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,竟然还有人主张妇女要遵守三从四德!
⑤在传统的社会里,妇女受三从四德的束缚,难有自由发展的空间。
⑥自从男女平等的观念盛行以后,三从四德的教条已为时代所淘汰。
-
三
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例如~维空间。~部曲。~国(中国朝代名)。②表示多次或多数。例如~思而行。~缄其口。 -
从
拼音 cóng,zòng 部首 人 总笔画 4①跟随。例如愿~其后。②依顺。例如顺~。盲~。~善如流。③采取,按照。例如~优。④从事;参加。例如~业。~政。投笔~戎。⑤由,自。例如~古至今。~我做起。⑥跟随的人。例如侍~。仆~。⑦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。例如~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⑧次要的。例如主~。~犯。⑨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⑩姓。 -
四
拼音 sì 部首 囗 总笔画 5①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例如~方。~边。~序(即“四季”)。~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~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~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6”。 -
德
拼音 dé 部首 彳 总笔画 15①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,品行,品质。例如美~。品~。公~。~行。道~。~性。~育(以一定的社会要求,进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~才兼备。度~量力。~高望重。②心意,信念。例如一心一~。③恩惠。例如~施。~泽(德化和恩惠)。~惠。感恩戴~。④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