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摸棱两可的解释
léng liǎng

摸棱两可

mō léng liǎng kě

ㄇㄛ ㄌㄥˊ ㄌㄧㄤˇ ㄎㄜˇ

摸棱兩可

模棱两可

旗帜鲜明

摸棱两可的意思

握持棱角,两端皆可。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,不分是非。

出处《旧唐书・苏味道传》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态度不明确。

例子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是摸棱两可

故事 唐朝时期,武则天任命苏味道为宰相,他处世十分圆滑,从不表明自己的看法,他认为这样不会得罪人,他把这种圆滑的方法说成“决事不欲明白,误则有悔,模棱特两端可也。”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叫“苏模棱”。后因犯错而降职到四川眉州。

摸棱两可的详细解释

即“模棱两可”。见“模棱两可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模棱两可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根据《旧唐书》的记载,苏味道是唐初赵州栾城人,年轻时和李峤都以擅长文辞而出名,当时的人因此合称他们为“苏李”。虽然他一生中都在官场上打滚,还担任过宰相的重要职务,但是他的处事态度含混,曾经对人说:“处理事情时,最好不要明白的表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,万一出了错,才不会因为判断错误而受到责备,这就像摸著棱角的两端,不置可否才好。”人们因此,帮他取了个“苏摸棱”的外号。后来“模棱两可”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以比喻处理事情的态度含混,不表示明确的意见或主张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魏了翁〈太常博士知绍熙府朝散郎王聘君墓志铭〉:“听其言汪洋汗漫而可乐,察其意避就回曲而不根,此摸棱两可之论也。”
“摸棱两可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3
    ①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。例如~他的头。②用手探取、寻找。例如~鱼捞虾。③揣测,试探。例如~底。~索。④暗中行进,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。例如~哨。~黑儿。
  • 拼音 léng,lēng,líng 部首总笔画 12
    ①物体上的条状突起,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。例如~角。瓦~。~椎(多面体的一种)。三~镜。模~两可。②神灵之威,威势。例如威~。
  • 拼音 liǎng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数目,二。一般用于量词和“个、半、千、万、亿”前。例如~个黄鹂。~本书。②双方。例如~可。~边。~便(客套用语,彼此方便)。~旁。~侧。~袖清风。~败俱伤。③中国市制重量单位。例如十~(一市斤。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)。半斤八~(喻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,含贬义)。④表示不定数目。例如~下子。~着儿( zhāor )。
  • 拼音 kě,kè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允许。例如许~。认~。宁~。②能够。例如~见。~能。~以。不~思议。③值得,认为。例如~怜。~悲。~亲。~观。~贵。~歌~泣。④适合。例如~身。~口。~体。⑤尽,满。例如~劲儿干。⑥大约。例如年~二十。“潭中鱼~百许头”。⑦表示转折,与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⑧表示强调。例如他~好了。⑨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。例如都这么说,~谁见过呢?⑩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。例如这件事他~同意?⑪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