霆:暴雷;雷霆:震耳的雷声。
形容大发脾气;高声怒斥别人。
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陈秀才大发雷霆。”
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;指大发脾气,大声斥责。
例子: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,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,把那独脚桌子一掀。(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四回)
辨析:①“大发雷霆”和“怒不可遏”。都形容非常愤怒。但“大发雷霆”重“声”不重“形”;多形容发怒时高声斥责;“怒不可遏”重“形”不重“声”。形容愤怒的感情上不可遏止地显露出来。②“暴跳如雷”和“大发雷霆”;都形容大发脾气。但“暴跳如雷”形容愤怒的情绪是从跳脚的动作中表现出来的;“大发雷霆”是从声音上流露出来的。
歇后语: 暴雨前的闪电 —— 大发雷霆
谜语: 雷雨天 (谜底:大发雷霆)
故事: 公元229年,孙权称帝,国号吴,建都建业。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想与东吴结成同盟。孙权封他为燕王,没想到公孙渊出尔反尔,杀了吴国派去的使臣。孙权听后大发雷霆,准备出兵渡海讨伐公孙渊,被大将陆逊等劝止。
盛怒时大声斥责,声如雷霆,令人惊恐。形容大发脾气,大声责骂。语本《三国志・卷五八・吴书・陆逊传》。△“暴跳如雷”
【典源】
《三国志・卷五八・吴书・陆逊传》
及公孙渊背盟,权欲往征,逊上疏曰:“渊凭险恃固,拘留大使,名马不献,实可雠忿。蛮夷猾夏,未染王化,鸟窜荒裔,拒逆王师,至令陛下爰赫斯怒,欲劳万乘泛轻越海,不虑其危而涉不测。方今天下云扰,群雄虎争,英豪踊跃,张声大视。陛下以神武之姿,诞膺期运,破操乌林,败备西陵,禽羽荆州,斯三虏者当世雄杰,皆摧其锋。圣化所绥,万里草偃,方荡平华夏,总一大猷。今不忍小忿,而发[1]之怒,违[2],[3][4],此臣之所惑也。臣闻志行万里者,不中道而辍足;图四海者,匪怀细以害大。彊寇在境,荒服未庭,陛下乘桴远征,必致闚,戚至而忧,悔之无及。若使大事时捷,则渊不讨自服;今乃远惜辽东众之与马,奈何独欲捐江东万安之本业而不惜乎?乞息六师,以威大虏,早定中夏,垂耀将来。”权用纳焉。
[1]雷霆:巨大而急发的雷声。
[2]垂堂之戒:可能引致危机的大忌。垂堂,靠近屋簷下,比喻危险的地方。
[3]轻:看轻、不重视。
[4]万乘之重:出动万辆兵车的重大负担。
【典故】
据《三国志・卷五八・吴书・陆逊传》载,汉献帝建安十年,曹操击杀袁绍长子袁谭,其弟袁熙、袁尚投奔辽东小国乌桓。曹操隔年又再追击,准备一举消灭袁氏残余势力,二人转而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。但公孙康顾忌袁氏窃己位,便斩袁氏兄弟首级献给曹操,曹操封他为襄平侯。公孙康死后,弟公孙恭继任,但等公孙康次子渊长大后,夺其叔父之位。魏明帝曹叡封公孙渊为“扬烈将军辽东太守”,但公孙渊对魏其实早有反意,曾与吴国密商抗魏之事,吴主孙权故而亦遣使者赴辽东,欲封他为燕王。可是公孙渊害怕此举会马上引发魏国的攻击,于是斩了吴国来使,并将首级送予曹叡。孙权因使者迟迟未回而知公孙渊背盟,大怒,想即刻出兵征讨。当时他的手下有一大将陆逊,熟知兵法,富雄才大略,颇得孙权的赏识与信赖。他认为此时出兵大为不妥,故上书劝谏说:“公孙渊仗恃自己占有险要之地,便斗胆拘留本国使节,也不纳献以示忠诚,这样的行为确实可恨,才会使您在盛怒之下,完全忘了危险,不顾一切地想出兵征讨。然而,当天下纷扰如云,您在诡谲多变的局势当中,都还能把持英明的心智,先后击败曹操、刘备、关羽等当代豪杰,今日却因一点小事就发起这样大的脾气,犯了可能深陷危机的大忌,要知四周的强敌都在伺机而动。这种轻率的举动,实在令人疑惑。况且您向来有四海之志,何必为区区的公孙渊妨碍大业,只要按部就班,所战皆捷,难道小小的公孙渊会不自动归顺吗?当下实在无须为那蛮荒的辽东之地,而舍弃固守现有的大好江山啊!”孙权听了后便取消出兵的打算。但公孙渊终究叛魏,魏将司马懿带兵平乱,渊粮尽投降,与其子公孙修俱被杀害。当时陆逊劝谏孙权时就以“雷霆之怒”来比喻极度的愤怒,后来“大发雷霆”这句成语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大发脾气,大声责骂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五:“陈秀才大发雷霆,嚷道:『人命关天,怎便将我家人杀害了?』”
- 02.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○回:“县尹拆开书看了,大发雷霆,一片声叫下书的阴阳生进去,打了十五个板子。”
- 03.《文明小史》第三七回:“钦差大发雷霆,板了脸厉声骂道:『你们这班小孩子懂得什么?跑来胡闹!』”
- 04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一回:“不知怎样,妓家得罪了那位师爷。师爷大发雷霆,把席面掀翻了,把船上东西打个稀烂。大呼小叫的,要叫河泊所来办人。”
- 05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四回:“那老头子哭丧著脸,不知说了一句什么话。符老爷顿时大发雷霆起来,把那独脚桌子一掀,匉訇一声,桌上的东西翻了个满地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形容大发脾气,大声责骂。
类别用在“激愤恼怒”的表述上。
①爸爸为了妹妹逃学的事而大发雷霆。
②我看老总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,我就没敢走进去。
③他父亲要知道他做了这许多错事,一定会大发雷霆。
④小弟偷了人家的东西,父亲大发雷霆地把他教训了一顿。
⑤你看他那大发雷霆的模样,脸红脖子粗,吼到嗓子都哑了。
⑥他大发雷霆时是很吓人,但直肠子脾气,发过火后很快烟消云散。
⑦我一时说错话,原以为他听了会大发雷霆的,想不到他却不以为意。
⑧他这个人脾气暴躁,只要一点小事不顺心,就会大发雷霆,乱骂一通。
⑨他指著小王的鼻子,大发雷霆地骂:“谁让你碰这些东西的?现在打翻了,你说怎么办?”
-
大
拼音 dà,dài,tài 部首 大 总笔画 3①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。例如~厅。~政。~气候。夜郎自~。~腹便便。②指大小的对比。例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~。③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。例如~局。~众。④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。例如不~高兴。⑤年长,排行第一。例如老~。⑥敬辞。例如~作。~名。~手笔。⑦时间更远。例如~前年。⑧〔~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⑨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。例如~概。~凡。 -
发
拼音 fā,fà 部首 又 总笔画 5①交付,送出。例如分~。~放。~行(批发)。②放,射。例如~射。百~百中。焕~。③表达,阐述。例如~表。~凡(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)。阐~。④散开,分散。例如~散。⑤开展,张大,扩大。例如~展。~扬。⑥打开,揭露。例如~现。~掘。⑦产生,出现。例如~生。~愤。奋~。⑧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。例如~面。⑨显现,显出。例如~病。~抖。~憷。⑩开始动作。例如~动。⑪引起,开启。例如启~。~人深省。⑫公布,宣布。例如~布。~号施令。⑬量词,用于枪弹、炮弹。 -
雷
拼音 léi 部首 雨 总笔画 13①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,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。例如~电。~鸣。~动。~雨。~霆。~厉风行。②军事用的爆炸武器。例如地~。鱼~。布~。扫~。~管。③〔~池〕古水名,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。现用于成语“不敢越~~一步”,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。④姓。 -
霆
拼音 tíng 部首 雨 总笔画 14①劈雷,霹雳。例如雷~万钧。②震动:“天冬雷,地冬~,草木夏落而秋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