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思
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。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。
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6卷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冤业随身,终须还账。”
用法:复句式;作分句;两种可以分开使用。
例子:所谓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,他,吴荪甫,以及他的同志孙吉人他们,都是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,难道就怕了什么?(茅盾《子夜》十)
辨形:“魔”,不能写作“磨”。
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详细解释
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,谨防外界诱惑,因正气难以修得,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。《西游游记・第五十回》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性乱情昏错认家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・卷三十六》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冤业随身,终须还帐。”后用以比喻一事兴起,又会有一事超过其上。
【释义②】
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,谨防外界诱惑。道,指修行功夫;魔,指修道的障害。《妙法莲华经・卷二》:“我堕疑网故,谓是魔所为。”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是指修行功夫每高一层,魔障也会随之高一丈。《西游记・第五〇回》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性乱情昏错认家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・卷三六》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冤业随身,终须还帐。”后用以比喻一事兴起,又会有一事超过其上。
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”单字拆分
-
道
拼音 dào 部首 辶 总笔画 12①路,方向,途径。例如~路。铁~。志同~合。②指法则、规律。例如~理。~德。~义。得~多助,失~寡助。③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。例如~学。传~。修~。④方法,办法,技术。例如门~。医~。⑤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)⑥指“道教”(中国主要宗教之一,创立于东汉)例如~观( guàn )。~士。~姑。~行( 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领)。⑦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。例如会~门。一贯~。⑧说,讲。例如~白。常言~。能说会~。⑨用语言表示情意。例如~喜。~歉。~谢。⑩线条。例如铅笔~儿。⑪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“道”。⑫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⑬量词。例如一~大河。两~门。上三~漆。⑭计量单位,“忽米”的通称。 -
高
拼音 gāo 部首 高 总笔画 10①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“低”相对。例如~峰。~空。~踞。~原。~耸。~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乐曲高妙)。~屋建瓴(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)。~瞻远瞩。②高度。例如他身~一米八。③等级在上的。例如~级。~考。④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。例如~质量。~消费。~价。~档。~手。~能物理。⑤声音响亮。例如引吭~歌。⑥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。例如~见。~就。~论。~寿。~堂。~徒。⑦热烈、盛大。例如~昂。兴~采烈。⑧显贵,道德水平高。例如崇~。清~。~风亮节。~尚。~雅。~洁。⑨宗族中最在上之称。例如~祖。⑩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。例如~锰酸钾。⑪姓。 -
一
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①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②纯;专。例如专~。~心~意。③全;满。例如~生。~地水。④相同。例如~样。颜色不~。⑤另外的。例如蟋蟀~名促织。⑥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例如算~算。试~试。⑦乃;竞。例如~至于此。⑧部分联成整体。例如统~。整齐划~。⑨或者。例如~胜~负。⑩初次。例如~见如故。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 -
尺
拼音 chǐ,chě 部首 尸 总笔画 4①中国市制长度单位(亦称“市尺”。一尺等于十寸。西汉时一尺等于0。231米,今三尺等于一米)例如~素(a。一尺长的白绢,借指小画幅;b。书信)。~短寸长。~牍。②量长度的器具。例如竹~。③像尺的东西。例如铁~。仿~。戒~。④形容微少或短小。例如~布。咫~天涯。 -
魔
拼音 mó 部首 麻 总笔画 20①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害人性命、迷惑人的恶鬼,喻邪恶的势力。例如~王。~爪。~怪。~鬼。~掌。~窟。恶~。妖~。病~。②不平常,奇异的。例如~力。~术。~怔(举动异常,像有精神病。“怔”读轻声)。~法。 -
丈
拼音 zhàng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中国市制长度单位,十尺。例如万~高楼。②测量长度和面积。例如~量( liàng )。③对老年男子的尊称。例如~人(❶古代对老人的尊称;❷岳父。“人”均读轻声)。老~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