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:古同“花”。
春天盛开的花;秋天结的果。比喻文采和德行。有时也比喻学问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。
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邢颙传》:“(君侯)采庶子之春华,忘家丞之秋实。”
用法:复句式;作主语、分句;用于比喻句。
例子:春华秋实,没有那浩荡的春风,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?(峻青《秋色赋》)
正音:“华”,读作“huá”,不能读作“huā”、“huà”。
辨形:“华”,不能写作“花”。
“春花秋实”,典源作“春发其华,秋收其实”,本义为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的自然景象。#语本《后汉书・卷五二・崔骃列传》。后世引申,产生两种意义:一为比喻文质,各擅其胜。“春华”喻文,多指文采,“秋实”喻质,多指内涵。二为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的因果关系,即有“春华”才有“秋实”之意。
【典源】
#《后汉书・卷五二・崔骃列传》[1]
毅生骃,年十三能通《诗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,博学有伟才,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,善属文。少游太学,与班固、傅毅同时齐名。常以典籍为业,未遑仕进之事。时人或讥其太玄静,将以后名失实。骃拟杨雄〈解嘲〉,作〈达旨〉以荅焉。其辞曰:或说己曰:“《易》称『备物致用』,『可观而有所合』,故能扶阳以出,顺阴而入。春[2]其[3],秋收其实,有始有极,[4]登其质。今子韫椟六经,服膺道术,历世而游,高谈有日,俯钩深于重渊,仰探远乎九干,穷至赜于幽微,测潜隐之无源。然下不步卿相之廷,上不登王公之门,进不党以赞己,退不黩于庸人。独师友道德,合符曩真,抱景特立,与士不群。盖高树靡阴,独木不林,随时之宜,道贵从凡。……胡为嘿嘿而久沈滞也?”
[1]典故或见于《三国志・卷一二・魏书・邢颙传》、北齐・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勉学》。
[2]发:生长。
[3]华:音huā,同“花”,植物的花朵。
[4]爰:音yuán,于是。
■《三国志・卷一二・魏书・邢颙传》
庶子刘桢书谏植曰:“家丞邢颙,北土之彦,少秉高节,玄静澹泊,言少理多,真雅士也。桢诚不足同贯斯人,并列左右。而桢礼遇殊特,颙反疏简,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,礼贤不足,采庶子之春华,忘家丞之秋实。为上招谤,其罪不小,以此反侧。”
■北齐・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勉学》
古之学者为己,以补不足也;今之学者为人,但能说之也。古之学者为人,行道以利世也;今之学者为己,修身以求进也。夫学者犹种树也,春玩其华,秋登其实;讲论文章,春华也,修身利行,秋实也。
【典故】
崔骃(?∼公元92),字亭伯,东汉安平人。年少时便与班固、傅毅齐名,学问渊博,擅长文章。由于致力研读典籍,因此并不汲汲于追求仕宦。当时即有人讥讽说崔骃此人性格太过沈静,少与人互动,日后恐怕会有名声与才能不相符合的情况。崔骃于是写下〈达旨〉来表白自己的心境。文中先提起一段时人劝进投入仕宦生活的话,其中就引录《易经》的话说:“圣人备置实物是要让人使用”。又说“功业尊高盛大,然后可以受人观仰,而后才能上下交相融合。”天地万物遵行自然的规律,阴阳自有定则。就如同春天开花,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实,有始有终,才有实质的收获。后来“春华秋实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。《三国志・卷一二・魏书・邢颙传》中,刘桢曾经上谏曹植,他认为曹植“采庶子之春华,忘家丞之秋实。”“庶子”、“家丞”皆为邢颙自称,而“春华”指其文采学问,“秋实”则指其品德情操,这是以“春华”与“秋实”比喻“文”与“质”,文与质各有擅胜。又《颜氏家训・勉学》中说:“夫学者犹种树也,春玩其华,秋登其实;讲论文章,春华也,修身利行,秋实也。”也是以“春华”喻文,“秋实”喻质,而俨然有以“文”为手段,以“质”为目的之观念,即“春华”之文采,乃为了“秋实”的利行,二者有著因果的意涵。由此再引申,就产生了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因果关系的意义。
【书证】
- 01.南朝梁・梁元帝《金楼子・卷五・著书・怀旧序》:“日月不居,零露相半,素车白马,往矣不追。春华秋实,怀哉何已!”
- 02.清・汪熷〈洪升长生殿传奇序〉:“春华秋实,未可相兼;乐旨潘辞,尤难互济。”
- 03.清・龚自珍〈鸿雪因缘图记序〉:“不过博览书史,周知掌故,上足以备人主燕闲之顾问,宦辙所至,宏奖士类,进其春华秋实之士而扬扢之。”
【用法】
㈠
语义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的自然景象。
类别用在“开花结果”的表述上。
①眼看屋前的果树春华秋实,一年又将过去。
②对于许多植物而言,春华秋实是最平常不过了!或许这就是一种生命法则。
㈡
语义比喻文质,各具擅胜。
类别用在“各有特色”、“各有所长”的表述上。
①这两幅画,春华秋实,让人难以取舍。
②这两篇文章春华秋实,各有所长,不能相提并论。
③这两个人的文章,春华秋实,你怎么学也学不来的。
④这两件作品一重华丽,一重朴实,春华秋实,各有特点。
⑤虽然在同一位老师门下受业,但是春华秋实,难分轩轾。
㈢
语义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的因果关系。
类别用在“辛劳有成”的表述上。
①春华秋实,没有平日的辛苦耕耘,哪有今天丰富的收获?
②他的学问能够这么渊博,全靠平日的努力,正所谓春华秋实,此言不虚。
-
春
拼音 chūn 部首 日 总笔画 9①一年的第一季。例如~季(农历正月至三月)。~节。~色。~晖(春天的阳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~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妇女的眉毛)。~秋(➊春季和秋季;➋指年月;➌指人的年岁,如“~~正富”;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,鲁国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;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)。②两性相求的欲望。例如~心。怀~。③生机。例如大地回~。④姓。 -
华
拼音 huá,huà,huā 部首 十 总笔画 6①美丽而有光彩的。例如~丽。~艳。~彩。~贵。~章。~表(亦称“桓表”)。~盖。②精英。例如精~。含英咀( jǔ )~。③开花。例如~而不实。春~秋实。④繁盛。例如繁~。荣~富贵。⑤奢侈。例如浮~。奢~。⑥指中国或汉族。例如~夏。中~。~裔。~胄( ➊ 华夏的后裔; ➋ 贵族的后裔)。~工。⑦敬辞,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。例如~翰(称人书信)。~诞(称人生日)。~居(称人住宅)。⑧头发花白。例如~发( fà )。~颠(指年老)。⑨指时光。例如年~。韶~。 -
秋
拼音 qiū 部首 禾 总笔画 9秋,汉字,象形字,甲骨文中的“秋”字像是一只蟋蟀的形状,因为蟋蟀在秋天鸣叫,所以用以表示秋季。秋天,一年四季之一,位于夏季之后,冬季之前,是收获的季节。在秋天,天气渐凉,昼夜温差加大,树叶由绿转黄,最终飘落,农作物成熟,人们开始收割。秋字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,如“愁绪”、“秋思”,以及成语“一叶知秋”,意指通过细微的变化预知大局的发展。 -
实
拼音 shí 部首 宀 总笔画 8①充满。例如~心。充~。虚~。②符合客观情况,真,真诚。例如~话。~惠。~际(真实情况)。~践(实行;履行)。~体。~情。~施。~数。~事求是。名~相符。③植物结的果。例如果~。开花结~。④富足。例如殷~。富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