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率了事的意思
了:了结,结束。
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。
出处:丰子恺《梦耶真耶》:“当时想想真是何苦!早知是假,悔不草率了事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做事马马虎虎。
例子:这事不能草率了事
草率了事的详细解释
“草率”犹“草草”,“草率了事”犹“草草了事”。见“草草了事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草草了事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 “草草了事”指草草地把事情给做完。这句成语的典源可能由“草草”及“了事”二语组合而成。 “草草”是匆促、急忙的样子,见于唐・杜甫〈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〉诗。武威地处西部边陲。自汉辟河西四郡起,它不仅为军事上的重镇,屏障著汉唐古都长安,同时也是东西交通的要冲、文化交流的中心。这首诗描写长孙九侍御要到武威任判官,因为皇上担心凉州的情势,所以他因时限紧迫,路程遥远,匆匆忙忙就告别上路了。 “了事”的意思是解决事情,见于《新五代史・卷五四・杂传・郑珏》。郑珏,唐末五代人,后梁末帝时拜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当后唐大军逼近都城的时候,后梁末帝急得手足无措,和臣子抱头痛哭。他召来郑珏商量,郑珏请求自己拿著传国之宝去向后唐军假装投降,来纾解国难。末帝说:“如今事情紧急,国宝不足为惜,但是如果按你的方法去做,真的能了事吗?”这里的“了事”是解除国难的意思。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成“草草了事”,用来指匆忙随便地解决事情。
【书证】
- 01.清・林则徐《林文忠公政书・江苏奏稿・卷一・请定乡试同考官校阅章程并预防士子剿袭诸弊折》:“该帘官受此绳束,不敢草率了事,于衡才似有裨益。”
- 02.《清朝野史大观・清朝史料・卷下・郑子久中丞被害》:“以大员被戕之案,并不彻底严究,草率了事,实堪诧异。”
“草率了事”单字拆分
-
草
拼音 cǎo 部首 艹 总笔画 9①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、庄稼、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;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,包括庄稼和蔬菜。例如青~。野~。茅~。水~。花~。~鞋。~堂(茅草盖的堂屋,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,有自谦卑陋的意思)。~原。~坪。~行露宿。~菅人命。②特指用作燃料、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。例如~料。柴~。稻~。③粗糙,不细致。例如~率( shuài )。~鄙(粗野朴陋)。~具(粗劣的食物)。④汉字的一种书体。例如~书。~字(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)。章~(草书的一种,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,因其最初用于奏章,故名“章草”)。狂~。~体(❶指汉字草书;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,有大草、小草之分)。⑤打稿子,亦指稿子;引申为初步的,非正式的。例如~拟。~诏(为皇帝草拟诏书)。⑥荒野,原野,引申为在野的、民间的。例如~野。~莽。~寇。~贼。⑦雌性的(用于某些家畜、家禽)例如~鸡。 -
率
拼音 shuài,lǜ 部首 亠 总笔画 11①带领。例如~领。统~。~队。~先(带头)。~兽食人(喻暴君残害人民)。②轻易地,不细想,不慎重。例如轻~。草~。~尔。~尔操觚(“觚”,供写书用的木简;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)。③爽直坦白。例如直~。坦~。④大概,大略。例如~常。大~。⑤遵循。例如~教。~礼。⑥模范,楷模。例如表~。⑦漂亮,俏皮(亦作“帅”)例如这字写得~。⑧姓。 -
了
拼音 liǎo,le 部首 乛 总笔画 2①明白,知道。例如明~。一目~然。②完结,结束。例如完~。~结。③在动词后,与“不”、“得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。例如看不~。办得~。④与“得”、“不得”前后连用,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。例如那还~得! -
事
拼音 shì 部首 一 总笔画 8①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。例如~情。~件。~业。②变故。例如~故(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,如工作中的死伤等)。~端。③职业。例如谋~(指找职业)。④关系和责任。例如你走吧,没你的~了。⑤办法。例如光着急也不是~儿,还得另找出路。⑥做,治。例如不~生产。无所~事。⑦服侍。例如~父母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