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顾自己还来不及(顾:照顾;暇:空闲)。
多指无法照顾别人。
出处:《晋书・刘聪载记》:“彼方忧自固,何暇来耶!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;用于个人或集体。
例子:其以满洲为可倚赖乎?彼自顾不暇,何有于汉人。(清・陈天华《狮子吼》第七回)
正音:“暇”,读作“xiá”,不能读作“jiǎ”。
辨形:暇,左部不能写作“目”。
辨析:“自顾不暇”与“自身难保”有别:“自顾不暇”侧重于形容不能照顾别人;“自身难保”侧重于形容不能保全别人。
歇后语: 1. 瞎妹子当媒人 —— 自顾不暇
2. 蜡人玩火 —— 自顾不暇
谜语: 天生我才必有用 (谜底:自顾不暇)
故事: 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,在陈国闲居时,弟子冉求从鲁国回来,说鲁国宗庙失火之事,孔子说一定烧了桓公、僖公的庙。冉求说夫子料事如神,季桓子刚死,季府乱成一片,自顾不暇,根本不会去救火。
顾,照顾。不暇,没有时间。形容自身难保,没有余力再管别的事情。※语或本《晋书・卷一○二・刘聪载记》。
【典源】
※《晋书・卷一○二・刘聪载记》
赵固郭默攻其河东,至于绛邑,右司隶部人盗牧马负妻子奔之者三万余骑。骑兵将军刘勋追讨之,杀万余人,固、默引归。刘颉遮邀击之,为固所败。使粲及刘雅等伐赵固,次于小平津,固扬言曰:“要当生缚刘粲以赎天子。”聪闻而恶之。李矩使郭默、郭诵救赵固,屯于洛汭,遣耿稚、张皮潜济,袭粲。贝丘王翼光自厘城觇之,以告粲。粲曰:“征北南渡,赵固望声逃窜,彼方忧自固,何暇来邪!且闻上身在此,自当不敢北视,况敢[1]乎!不须惊动将士也。”是夜,稚等袭败粲军,粲奔据阳乡,稚馆谷粲垒。雅闻而驰还,栅于垒外,与稚相持。聪闻粲败,使太尉范隆率骑赴之,稚等惧,率众五千,突围趋北山而南。刘勋追之,战于河阳,稚师大败,死者三千五百人,投河死者千余人。
[1]济:过河、渡河。
【典故】
刘聪是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汉国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,刘渊死后自立为帝。隔年攻陷洛阳,掳晋怀帝司马炽,继而杀之。后又攻陷长安,掳晋湣帝司马邺。当时晋朝大将军赵固攻河东,扬言要活捉刘聪的儿子刘粲,以赎回晋湣帝。晋军企图偷渡洛水和汭水,袭击刘粲的部队,刘粲的部下王翼光发现后,马上报告刘粲。但刘粲太过轻敌,认为赵固连坚守都忙不过来,哪里还能渡河偷袭?没想到当夜,晋军就渡河袭败了刘粲的军队。后来“自顾不暇”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自身难保,没有余力再管别的事情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回:“庄公见陈不许成,怒曰:『陈所恃者,宋、卫耳。卫乱初定,自顾不暇,岂能为人?俟我结好鲁国,当合齐、鲁之众,先报宋仇,次及于陈,此破竹之势也。』”
- 02.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九二回:“当初晁思孝做秀才时候,自顾不暇,那有甚么从厚的节礼到那先生。就是束修的常例,也是三停不满二分。”
- 03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六回:“玉皇攒眉道:『我此刻自顾不暇,焉能再和你做主呢?』”
【用法】
语义形容自身难保,没有余力再管别的事情。
类别用在“自身难保”的表述上。
①对于这件事,我自顾不暇,哪还能帮你什么忙?
②我现在家里人少力单,自顾不暇,哪还有能力帮你忙呢?
③她整日被孩子缠得无法脱身,已是自顾不暇,哪还有精力照顾双亲。
④我最近实在是忙得晕头转向,自顾不暇,连带的把你托付的事也拖延了,十分抱歉。
⑤为了养活这一家子,左支右绌,疲于奔命,已感到自顾不暇;对你的事纵然有心相挺,实在也爱莫能助。
-
自
拼音 zì 部首 自 总笔画 6①本人,己身。例如~己。~家。~身。~白。~满。~诩。~馁。~重( zhòng )。~尊。~谦。~觉( jué )。~疚。~学。~圆其说。~惭形秽。~强不息。②从,由。例如~从。~古以来。③当然。例如~然。~不待言。~生~灭。放任~流。④假如。例如~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 -
顾
拼音 gù 部首 页 总笔画 10①回头看,泛指看。例如~眄。~名思义。回~。②照管,注意。例如~及。~忌。~虑。~念。~恤。~全。~问。~惜。兼~。③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。例如~客。惠~。主~。④拜访。例如三~茅庐。⑤文言连词,但、但看:“兵不在多,~用之何如耳”。⑥文言连词,反而、却:“足反居上,首~居下。”⑦同“雇”,酬。⑧姓。 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暇
拼音 xiá 部首 日 总笔画 13◎空闲,没有事的时候。例如得~。闲~。无~。应接不~。目不~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