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时之秀的意思
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。亦作“一时之选”。
出处:《周书・唐瑾传》:“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,周文自谓得人,号为六俊。”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四卷:“后主问帝:‘萧妃何如此人?’帝曰:‘春兰秋菊,各一时之秀也。’”
用法:作宾语;指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。
例子:既是一时之秀,陛下的诗句,何轻薄丽华之甚?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三十九回
故事: 南北朝时期,北周的唐瑾很有学问,被爱才的杨坚发觉,出仕为官,立下大功。他为官时十分清廉,乐善好施,赢得朝廷上下的一致称赞,德高望重的燕公于谨向文帝请示与唐瑾结为兄弟,文帝封唐瑾为吏部尚书,与在朝五位尚书都是一时之秀。
一时之秀的详细解释
当时最优秀的人。《周书・卷三十二・唐瑾传》:“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,周文自谓得人,号为六俊。”《隋唐演义・第三十九回》:“既是一时之秀,陛下的诗句,何轻薄丽华之甚?”亦作“一时之选”。
“一时之秀”单字拆分
-
一
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①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②纯;专。例如专~。~心~意。③全;满。例如~生。~地水。④相同。例如~样。颜色不~。⑤另外的。例如蟋蟀~名促织。⑥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例如算~算。试~试。⑦乃;竞。例如~至于此。⑧部分联成整体。例如统~。整齐划~。⑨或者。例如~胜~负。⑩初次。例如~见如故。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 -
时
拼音 shí 部首 日 总笔画 7①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。例如~间。~不我与。②较长的时间。例如~代。古~。③泛指一段时间。例如~光。~令。~分。④现在的,当前的。例如当~。~下。~务。~宜。⑤常常。例如~常。学而~习之。⑥一年中的一季。例如~序。四~如春。⑦旧时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“时辰”,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“子时”,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“午时”。⑧现在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。例如~钟。~差( chā )。⑨某一时刻。例如按~上班。⑩不定时,有时候。例如~而。~阴~晴。⑪机会。例如~机。待~而动。⑫姓。 -
之
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 -
秀
拼音 xiù 部首 禾 总笔画 7①植物吐穗开花,多指庄稼。例如~穗。~而不实(喻人很聪明,却未做出实际成绩)。苗而不~(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)。②特别优异的,亦指特别优异的人。例如~异。~才。优~。后起之~。③美丽而不俗气。例如~丽。~劲。~俊。~拔(秀丽而挺拔)。清~。~外慧中(外貌俊美,内心聪明)。④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、官僚、富室子弟(称平民子弟为“郎”)例如不郎不~(喻不成材或没出息)。⑤茂盛。例如佳木~而繁荫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