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约法三章的解释
yuè sān zhāng

约法三章

yuè fǎ sān zhāng

ㄩㄝˋ ㄈㄚˇ ㄙㄢ ㄓㄤ

約法三章

为所欲为 胡作非为

约法三章的意思

约:商议确定;法:法律。
订立法律三条。原指订立法律;相约遵守。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;大家监督遵守。

出处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本纪》:“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;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”
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
例子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约法三章,什么时候交稿,什么时候看校,什么时候拼版。(邹韬奋《经历 种种尴尬》)

正音“约”,读作“yuè”,不能读作“yāo”。

谜语 合同规定一二篇 (谜底:约法三章)

故事 秦末,刘邦带领义军驻军霸上,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,刘邦攻占咸阳。为了得到百姓的支持,他又退守霸上,召集关中一带的领袖开会,宣布废除秦朝的酷刑,为了维护地方安定,同时与他们约法三章:“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”

约法三章的详细解释

汉高祖刘邦初入咸阳,临时制定三条法律,与民共守。语出《史记・卷八・高祖本纪》。后用“约法三章”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。

【典源】

《史记・卷八・高祖本纪》

汉元年十月,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。秦王子婴素车白马,系颈以组,封皇帝玺符节,降轵道旁。诸将或言诛秦王。沛公曰:“始怀王遣我,固以能宽容;且人已服降,又杀之,不祥。”乃以秦王属吏,遂西入咸阳。欲止宫休舍,樊哙、张良谏,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,还军霸上。召诸县父老豪桀曰:“父老苦秦苛法久矣,诽谤者族,偶语者弃巿。吾与诸侯约,先入关者王之,吾当王关中。与父老约,[1]耳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[2]罪。余悉除去秦法。诸吏人皆案堵如故。凡吾所以来,为父老除害,非有所侵暴,无恐!且吾所以还军霸上,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。”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,告谕之。秦人大喜,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。沛公又让不受,曰:“仓粟多,非乏,不欲费人。”人又益喜,唯恐沛公不为秦王。

注解

[1]法三章:即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三事。

[2]抵:相当、对等。

【典故】

秦朝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纷纷起兵抗暴,其中以刘邦和项羽的势力最为强大。刘邦认为想要得到天下,必先得到民心,因此他很重视民心的向背,军纪也相当严谨。当刘邦的军队前进至霸上时,秦王子婴前来投降,有些将领建议把秦王杀了,但刘邦认为秦王既然已经投降,就不当杀掉他,否则会失去民心。后来刘邦进入秦朝首都咸阳之后,不久又还军霸上,召集各地的父老豪杰,向他们宣布︰“父老们长久苦于秦朝的苛法,今日我既然最先进入关中,理当为关中的王,所以我要和父老们重新约定法律,新的法律只有三条,就是:杀人者要处死,伤人者要受处罚,抢劫者要判刑。其余秦朝的苛法全部废除。”百姓们知道了这个消息,都非常高兴,更加爱戴刘邦,为日后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。“约法三章”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,用于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汉书・卷二三・刑法志》:“汉兴之初,虽有约法三章,网漏吞舟之鱼,然其大辟,尚有夷三族之令。”
  • 02.南朝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排调》:“与卿约法三章:谈者死,文笔者刑,商略抵罪。”
  • 03.宋・刘克庄〈沁园春・老子衰颓〉词:“老子衰颓,晚与亲朋,约法三章。有谈除目者,勒回车马,谈时事者,麾出门墙。”
  • 04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二回:“安老爷、安太太,又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,早吩附过公子:沿路无事,不必到姑娘船上去。”
  • 05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一回:“这位继室夫人,生得十分精明强干,成亲的第三天,便和督办约法三章,约定从此之后,不许再娶姨太太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。

类别用在“制定规约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还未结婚,他们就已约法三章,婚后家事一律平均分担。

妈妈说:“我早就和你们约法三章了,功课没作完不准看电视。”

既然我们已约法三章,理应一切依约行事,你怎可如此轻率反悔呢?

为了日后行事方便,我们双方最好先来个约法三章,以便共同遵守。

一开学,导师就和我们约法三章,规定从此以后,不许再有迟到行为。

“约法三章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yuē,yāo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绳子。②拘束,限制。例如~束。~法。制~。~定俗成。③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。例如立~。条~。契~。④事先说定。例如~见。~会。⑤邀请。例如~请。~集。⑥节俭。例如节~。俭~。⑦简要,简单。例如由博返~。简~。⑧大略。例如~计。~莫。~略。⑨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。例如~分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。例如~办。~典。~官。~规。~律。~令。~定。~场。~理。~纪。~盲。~人(“自然人”的对称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,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)。~制。~治。犯~。守~。合~。宪~(国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~。奉公守~。逍遥~外。②处理事物的手段。例如办~。设~。手~。写~。③仿效。例如效~。④标准,规范,可仿效的。例如~式。~帖。⑤佛家的道理。例如佛~。~号。~轮。~像。~门。⑥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。例如~师。~器。~事。⑦指“法国”例如~文。~式大菜。⑧姓。
  •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
    ①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例如~维空间。~部曲。~国(中国朝代名)。②表示多次或多数。例如~思而行。~缄其口。
  • 拼音 zhāng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歌曲诗文的段落。例如~节。~句。乐~。~回体。顺理成~。断~取义。②条目,规程。例如~程。~法。简~。党~。约法三~。③修理。例如杂乱无~。④花纹,文采。例如黑质而白~。⑤戳记。例如图~。盖~。⑥佩带的身上的标志。例如袖~。领~。徽~。像~。⑦奏本。例如奏~。本~。⑧同“彰”,彰明。⑨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