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野无遗贤的解释
xián

野无遗贤

yě wú yí xián

ㄧㄝˇ ㄨˊ ㄧˊ ㄒㄧㄢˊ

野無遺賢

野无遗才

野无遗贤的意思

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。指任人唯贤,人尽其才。

出处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“野无遗贤,万邦咸宁。”

用法主谓式;作定语;含褒义。

例子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9卷:“所以野无遗贤,人无匿才,天下尽得其用。”

野无遗贤的详细解释

语出《书经・大禹谟》:“野无遗贤,万邦咸宁。”意指政治清明,人尽其材,民间没有遗漏不用的贤人。《陈书・卷一・高祖本纪》:“朝多君子,野无遗贤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・卷二十九》:“自汉以前,人才只是举荐征辟,故有贤良方正、茂才异等之名,其高尚不出,又有不求闻达之科,所以野无遗贤,人无匿才,天下尽得其用。”亦作“野无遗才”。

“野无遗贤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郊外,村外。例如~外。~景。~游。~趣。~餐。~战。四~。郊~。②界限,范围。例如分~。视~。③指不当政的地位,与“朝( cháo )”相对。例如朝~。下~。在~。~史。④不讲情理,没有礼貌。例如~蛮。粗~。⑤巨大而非分的欲望。例如~心。⑥不受约束。例如心玩儿~了。⑦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(动物或植物)例如~生。~兽。~味。~花。~菜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4
    ◎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例如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
    ①丢失。例如~失。~落。②漏掉。例如~忘。~漏。③丢失的东西,漏掉的部分。例如补~。路不拾~。④余,留。例如~留。~俗。~闻。~址。~风。~憾。~老(➊经历世变的老人;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)。⑤死人留下的。例如~骨。~言。~嘱。⑥不自觉地排泄。例如~尿。~精。⑦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。例如~传。⑧抛弃。例如~弃。
  • 拼音 xián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有道德的,有才能的。例如~明。~德。~能。~良。~惠。~淑。~哲。~人。圣~。礼~下士。②敬辞,用于平辈或晚辈。例如~弟。~侄。~契(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