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一无所有的解释
suǒ yǒu

一无所有

yī wú suǒ yǒu

ㄧ ㄨˊ ㄙㄨㄛˇ ㄧㄡˇ

一無所有

一贫如洗 两手空空 室如悬磬 家徒四壁 空空如也 身无长物

一应俱全 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 无所不有 比比皆是

一无所有的意思

什么都没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

出处《敦煌变文集・庐山远公话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风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。”
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例子如今凤姐儿一无所有,贾琏外头债务满身。(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六回)

辨析一无所有”与“一贫如洗”有别:“一无所有”是直陈性的;可与比喻配合运用;所指不仅是财物;较为广泛;适用对象也不仅是个人、家庭、范围可扩大至集团、国家等;“一贫如洗”是比喻性的;不能再与比喻配合运用;所指以财物为主;适用对象仅是个人或家庭。

歇后语 1. 长工的住房 —— 一无所有
2. 两手攥空拳 —— 一无所有

谜语(谜底:一无所有)

一无所有的详细解释

什么都没有。※语或出敦煌变文《㠠山远公话》。

【典源】

※敦煌变文《㠠山远公话》(据《敦煌变文集新书》卷六引)

相公问:“十类者何?”善庆曰:“第一、有形者,见泥龛塑像,便即虚心礼拜,直云佛如须弥山,见形发心,此即名为有形。第二、是无形者,不立性处不见性,如[1][2]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,此即名为无形。……”

注解

[1]水中之月:映在水中的月亮,并非实体,故用来比喻事物难以捉摸。

[2]空里之风:凭空生起的风,无中生有,比喻万有生于虚无。

【典故】

“一无所有”就是什么都没有。见用于敦煌变文《㠠山远公话》。《㠠山远公话》是一则记载僧人惠远生平事迹的故事。文中,善庆即是惠远,他为宰相崔相公解释何为“无形”:“佛法是无形的,就像映在水中的月亮,凭空生起的风,是虚无空泛难以捉摸的。”原文中就用“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”来表示“无形”。又如五代汉・王定保《唐摭言・卷三・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》:“逮旬日,钧异其事,驰往旧游访之,则向之花竹一无所有,但见颓垣坏栋而已。”钧回到当日宴客的地方,之前的花卉、松竹都不见了,看到的却是倒塌的墙、倾毁的房屋。引文中“一无所有”,也是指什么都没有的意思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敦煌变文集新书・卷六・㠠山远公话》:“无形者,不立性处不见性,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风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,此即名为无形。”(源)
  • 02.五代汉・王定保《唐摭言・卷三・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》:“逮旬日,钧异其事,驰往旧游访之,则向之花竹一无所有,但见颓垣坏栋而已。”
  • 03.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来人不肯便信,僧家把棺木撬开,与他看,只见是个空棺,一无所有。”
  • 04.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二:“看看家人,多四散逃去,剩得孑然一身,一无所有了。还亏得识得几个字,胡乱在这主家教他小学生度日而已。”
  • 05.明・无名氏《赠书记》第六出:“卫丞相分付,说不要放走了他家人犯,不想来到这里(里),抄没得个空囊,家中一无所有。”
  • 06.《聊斋志异・卷六・山神》:“李亦伏匿坎窞中,既而起视,则肴酒一无所有,惟有破陶器贮溲浡,瓦片上盛蜥蜴数枚而已。”
  • 07.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我除了行李被褥之外,一无所有,只有一个枕箱,内有残书几本。”
  • 08.《红楼梦》第四五回:“我是一无所有,吃穿用度,一草一纸,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什么都没有。

类别用在“贫苦穷困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我现在是一无所有,倒落得一身轻松。

他从小过著挥霍的生活,万万没想到如今会落到一无所有的境地。

你不知珍惜物品,再继续浪费下去的话,以后可能会变得一无所有

别看小陈现在如此富有,年轻时除了几件破衣服以外,他几乎是一无所有

不要以为有庞大祖产就可以好吃懒做,这样坐吃山空下去,早晚会一无所有

“一无所有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
    ①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②纯;专。例如专~。~心~意。③全;满。例如~生。~地水。④相同。例如~样。颜色不~。⑤另外的。例如蟋蟀~名促织。⑥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例如算~算。试~试。⑦乃;竞。例如~至于此。⑧部分联成整体。例如统~。整齐划~。⑨或者。例如~胜~负。⑩初次。例如~见如故。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4
    ◎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例如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
  • 拼音 suǒ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处,地方。例如住~。哨~。场~。处~。②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。例如研究~。派出~。③量词,指房屋。例如一~四合院。④用在动词前,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。例如~部(所率领的部队)。~谓(a。所说的;b。某些人所说的,含不承认意)。无~谓(不关紧要,不关心)。~有。各尽~能。~向无敌。有~不为而后可以有为。⑤用在动词前,与前面的“为”或“被”字相应,表示被动的意思。例如为人~敬。⑥姓。
  • 拼音 yǒu,yòu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存在。例如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②表示所属。例如他~一本书。③表示发生、出现。例如~病。情况~变化。④表示估量或比较。例如水~一丈多深。⑤表示大、多。例如~学问。⑥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。例如~劳。~请。⑦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。例如~一天。⑧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。例如~夏。~宋一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