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戚共之的意思
忧喜、福祸彼此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相同。
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费祎传》:且王与君侯,譬犹一体,同休等戚,祸福共之,愚为君侯,不宜计官号之高下,爵禄之多少为意也。
例子:《周书·齐炀王宪传》:汝亲则同气,~,事不相涉,何烦致谢。
休戚共之的详细解释
犹“休戚与共”。见“休戚与共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休戚与共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国语・周语下》曾提到一段故事:孙周是晋襄公的曾孙,因为受到在位的晋厉公排挤,而避难到周王室,担任单襄公的家臣。他当时虽然年纪轻,但却为人忠厚,做事合于义理,即使远走他乡,对于晋国的一切仍然非常关心。听到晋国有不好的消息,总是跟著感到悲伤;而听到晋国有可喜的事情,心情也会跟著感到高兴。单襄公看得出来孙周是个才德兼备的青年,前途光明无限,因此在病重的时候,叮咛儿子单顷公说:“要好好善待晋国的公子,因为他虽然身处异乡,但却非常关心晋国的一切,不忘其本,自觉与晋国的荣辱安危互相关联。现在的晋厉公是个昏君,将来孙周一定会回国去接任国君,继承王位,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对待他。”后来,晋国发生叛乱,厉公被杀,孙周果然被迎回晋国,即位为晋悼公。后来“休戚与共”这句成语,当就从这里的原文“为晋休戚,不背本也”演变而出,形容彼此同甘共苦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三国志・卷五二・吴书・张顾诸葛步传・顾雍》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徽曰:『正以明公与主将义固磐石,休戚共之,必欲知江表消息,是以及耳。』”
“休戚共之”单字拆分
-
休
拼音 xiū,xǔ 部首 亻 总笔画 6①歇息。例如~整。~假。~闲。离~。②停止。例如~业。③完结(多指失败或死亡)。④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,断绝夫妻关系。例如~妻。⑤不要。例如~想。~提。⑥吉庆,美善,福禄。例如~咎(吉凶)。⑦助词,用于语末,与“罢”、“了”等用法相当。例如归~。⑧辞去官职。例如~官。 -
戚
拼音 qī 部首 戈 总笔画 11①因婚姻联成的关系。例如亲~。外~。~族。~友。②忧愁,悲哀。例如~然。凄~。哀~。休~。③古代兵器,像斧。④姓。 -
共
拼音 gòng,gōng 部首 八 总笔画 6①相同,一样。例如~性。~同。同甘~苦。②彼此都具有、使用或承受。例如患难与~。休戚与~。③一起,一齐。例如~鸣。~勉。~议。~处( chǔ )。④总计,合计。例如~计。总~。⑤与,和: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~长天一色。”⑥“共產党”的简称。 -
之
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