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无地自容的解释
róng

无地自容

wú dì zì róng

ㄨˊ ㄉㄧˋ ㄗˋ ㄖㄨㄥˊ

無地自容

问心有愧

厚颜无耻 理直气壮 问心无愧

无地自容的意思

容:容纳;容身。
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。形容非常羞愧。

出处《敦煌变文集・降魔变文》:“外道无地自容,四众一时唱快处。”
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非常羞愧。

例子大娘搜捉以出。女乃指福唾骂,福渐汗无地自容(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仇大娘》)

正音“地”,读作“dì”,不能读作“dē”。

辨形“容”,不能写作“荣”。

歇后语 栏杆上摆花盆 —— 无地自容

谜语 楼上摆盆景 (谜底:无地自容)

无地自容的详细解释

没地方可以藏身。形容羞愧至极。语本《史记・卷七七・魏公子列传》。△“容身无地”

【典源】

《史记・卷七七・魏公子列传》

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,乃与平原君计,以五城封公子。公子闻之,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。客有说公子曰:“物有不可忘,或有不可不忘。夫人有德于公子,公子不可忘也;公子有德于人,愿公子忘之也。且[1][2]令,夺[3]兵以救[4],于赵则有功矣,于魏则未为忠臣也。公子乃自骄而功之,窃为公子不取也。”于是公子立自责,似若无所容者。

注解

[1]矫:诈称、假托。

[2]魏王:指魏安厘王。魏,战国时七雄之一。约统有今河南省北部、山西省西南部一带,后灭于秦。

[3]晋鄙:战国时魏国人,生卒年不详。安厘王时将军。

[4]赵:战国时七雄之一。约统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带,后灭于秦。

【典故】

战国时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公子无忌,是魏安厘王的同父异母弟。据《史记・卷七七・魏公子列传》载,昭王死后,安厘王即位,封公子为信陵君。他天性仁厚,好养士,有贤名。魏安厘王二十年时,秦昭王破赵长平军,又进兵围邯郸。魏无忌的姊姊是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。平原君数次请救于魏,魏王就派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往救赵,但秦王派使者警告魏王说:如果敢去救赵,秦灭赵后,下个就是灭魏!魏王听了很害怕,即要晋鄙屯兵观望形势。平原君派使者去跟魏无忌求救,说:“邯郸城早晚就要被攻破了,你即使不管我们赵国,难道你就不可怜你姊姊吗?”魏无忌听了十分忧心,就让门客辩士用种种方法去劝说魏王,但魏王害怕秦国报复,始终不肯答应。后来魏无忌用侯嬴的计谋,将兵符盗出,假托王令,并杀了大将军晋鄙,夺取兵权。他再从中挑选精兵八万,打败秦军,解救了邯郸,保存了赵国。赵王和平原君还亲自到国境上迎接魏无忌。魏王很生气魏无忌偷盗兵符、假托命令并杀了晋鄙。魏无忌自己也知道魏王不悦,所以他让将军带领著他们的军队返魏,自己和门客则留在赵国。赵孝王感激魏无忌大力相助,于是和平原君商量,想将五个城邑封给魏无忌。魏无忌听到这个消息,神态骄矜,显出自以为有功的样子。门客中有人劝魏无忌说:“有些事不可以忘记,但有些事不能不忘记。别人有德于您,您不可以忘记;您有德于人,希望您忘了它。况且假托魏王的命令,夺取晋鄙的兵权以解救赵国,对赵国而言是有功,对魏国而言却不可称为忠臣。现在您竟骄傲的自以为有功,我认为您这种态度,实在不足取。”于是魏无忌立刻反省自责,仿佛羞愧得没地方可以藏身,所以赵王再提及时,就辞谢了他的好意。后来“无地自容”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“似若无所容者”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羞愧至极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五回:“这一位翰林侍讲,平空受此奇辱,羞愧的无地自容,回去便服毒自尽了。”
  • 02.《三侠五义》第六四回:“当初五弟所做之事,自己逞强逞能,不顾国家法纪,急的大哥无地自容。”
  • 03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张金凤听了,站起来就走。十三妹离坐,一把拉住,按在身旁坐下,说:『不许跑!』把个张姑娘羞得无地自容,坐又不安,走又不能。”
  • 04.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九回:“这几句,更把那几个捐班道台,羞得无地自容了!”
  • 05.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七回:“老太太这么大年纪,儿孙们没点孝顺,承受老祖宗这样恩典,叫儿孙们更无地自容了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形容羞愧至极。

类别用在“羞耻惭愧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被当面指出所犯的错误时,他直羞得无地自容

这么重要的表演竟然出错,几乎把我急得无地自容

出了这种家丑,他感到非常难过,简直羞愧得无地自容

老板严苛的目光使他觉得无地自容,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。

话才说出口,她立即觉得不妥,脸上一抹红云,羞愧得无地自容

得饶人处且饶人,眼见她如此无地自容的样子,你就少说两句吧!

当有人突然当众拉下他的假发时,他窘得无地自容,不知如何是好。

面对指责,我原以为他会觉得无地自容,没想到他竟然显得毫无悔意的样子。

当著众人的面责骂小孩,会使他害羞得无地自容,而伤害了自尊心,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。

“无地自容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4
    ◎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例如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
  • 拼音 dì,de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。例如~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~心说。②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。例如~质。~壳。③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。例如陆~。~下。④地球表面的土壤。例如土~。田~。~政。~主。⑤地球上的一个区域。例如~区。此~。⑥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。例如~板。~毯。⑦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。例如~点。目的~。⑧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。例如易~以处。⑨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。例如见~。境~。心~。⑩底子。例如质~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本人,己身。例如~己。~家。~身。~白。~满。~诩。~馁。~重( zhòng )。~尊。~谦。~觉( jué )。~疚。~学。~圆其说。~惭形秽。~强不息。②从,由。例如~从。~古以来。③当然。例如~然。~不待言。~生~灭。放任~流。④假如。例如~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
  • 拼音 róng 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包含,盛( chéng )例如~器。~量( liàng )。~积。~纳。无地自~。②对人度量大。例如~忍。宽~。③让,允许。例如~让。不~人说话。④相貌,仪表,景象,状态。例如~止。~颜。~光。~貌。仪~。军~。市~。阵~。姿~。⑤或许,也许。例如~或。⑥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