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堂之阵正正之旗
- 组合
- 结构
- 感情
- 年代
- 热度 生僻
táng táng zhī zhèn , zhèng zhèng zhī qí
ㄊㄤˊ ㄊㄤˊ ㄓ ㄓㄣˋ , ㄓㄥˋ ㄓㄥˋ ㄓ ㄑㄧˊ
堂堂之陣,正正之旗
堂堂:壮盛的样子;正正:整齐的样子。
形容阵容盛壮整齐。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。
出处:《孙子・军争》: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,此治变者也。
例子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十回:尔乃小辈之言,我用~,岂有用暗器伤你之理?
-
堂
拼音 táng 部首 土 总笔画 11①正房,高大的房子。例如~屋。~客。~倌。礼~。澡~。②同祖父的亲属关系。例如~房。~兄弟。③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。例如大~。公~。过~。④量词。例如上了一~课。一~家具。 -
之
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 -
阵
拼音 zhèn 部首 阝 总笔画 6①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。例如~线。~势。严~以待。②战场。例如~地。~亡。冲锋陷~。③量词,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。例如~发。~痛。下了一~雨。 -
正
拼音 zhèng,zhēng 部首 止 总笔画 5①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。例如~午。~中( zhōng )。~襟危坐。②合于法则的。例如~当( dāng )。~派。~楷。~规。~大光明。~言厉色。拨乱反~。③合于道理的。例如~道。~确。~义。~气。④恰好。例如~好。~中( zhōng )下怀。⑤表示动作在进行中。例如他~在开会。⑥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。例如~面。~本。⑦纯,不杂。例如~色。~宗。~统。纯~。⑧改去偏差或错误。例如~骨。~误。~音。~本清源。⑨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。例如~方形。⑩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。例如~电。⑪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。例如~数( shù )。⑫姓。 -
旗
拼音 qí 部首 方 总笔画 14①用布、纸、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,多是长方形或方形。例如~子。~帜。~号。~舰。~手。②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(共分八旗,后又建立蒙古八旗,汉军八旗),特指属于满族的。例如~人(满族人)。~籍。~袍。③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,相当于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