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息鼓偃旗的解释
yǎn

息鼓偃旗

  • 组合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 生僻

xī gǔ yǎn qí

ㄒㄧ ㄍㄨˇ ㄧㄢˇ ㄑㄧˊ 息鼓偃旗的意思

息鼓偃旗的意思

偃:仰卧,引申为倒下。
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,不让敌人觉察。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。

出处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赵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云入营,更大开门,偃旗息鼓,公军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

例子孙挺信《中日大决战》第四章:国民党的几次反共高潮,很快~,与华侨的反对态度有直接关系。

息鼓偃旗的详细解释

犹“偃旗息鼓”。见“偃旗息鼓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偃旗息鼓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赵云是三国蜀汉的一员大将,不但骁勇善战,也擅长用计取胜。据《云别传》(《三国志》赵云本传裴松之注引)载,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争战,曹操将军队屯驻在汉水的北山之下,黄忠和赵云前往劫粮草。黄忠的部队在途中被曹军包围,赵云便率兵来支援,打退了曹操的军队。曹操心有不甘,重整军队继续追击。赵云回到营地后,沔阳长张翼看见曹军逐渐逼近,想要关上营寨的大门,坚守阵地。赵云却下令敞开营门,放倒军旗,停止战鼓,故布疑阵。曹操看到蜀军阵地一片死寂,毫无动静,怀疑赵云已经设下埋伏,不敢轻举妄动,于是急忙退兵。这时赵云下令战鼓齐鸣,万箭齐放。曹军遭到这突来的伏击,顿时大乱,纷纷逃命,混乱中自相践踏和跌入汉水而死的士兵不计其数。后来这段故事中的“偃旗息鼓”演变成一句成语,除了原有意思外,也用来比喻事情中断或声势减弱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明・何良臣《阵纪・卷二・奇正虚实》:“乃息鼓偃旗,反前为后,似奔不奔,似骤不骤,势似出伏,敌必可售。”
“息鼓偃旗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。例如鼻~。喘~。叹~。窒~。瞬~万变。②停止,歇。例如休~。歇~。~怒。~兵。~事宁人。~止。平~。偃旗~鼓。③繁殖,滋生。例如休养生~。滋~。④音信。例如消~。信~。⑤儿女。例如子~。⑥利钱。例如~率( lǜ )。利~。月~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3
    ①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。例如~乐( yuè )。~角( jiǎo )。大~。②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。例如耳~。石~。③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。例如~吹。~噪。④发动,使振作起来。例如~励。~动。~舞。一~作气。⑤高起,凸出。例如~包。~胀。⑥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
  • 拼音 yǎn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仰面倒下,放倒。例如~卧。~仆。~仰(俯仰,喻随俗应付)。~旗息鼓。②停止。例如~息。~武修文。③古同“堰”,堤坝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4
    ①用布、纸、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,多是长方形或方形。例如~子。~帜。~号。~舰。~手。②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(共分八旗,后又建立蒙古八旗,汉军八旗),特指属于满族的。例如~人(满族人)。~籍。~袍。③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,相当于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