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水滴石穿的解释
shuǐ shí chuān

水滴石穿

shuǐ dī shí chuān

ㄕㄨㄟˇ ㄉㄧ ㄕˊ ㄔㄨㄢ

心坚石穿 有志竟成 磨杵成针 绳锯木断 跬步千里 锲而不舍

一暴十寒 半途而废 虎头蛇尾

水滴石穿的意思

滴: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;穿:破;透。
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;把石头穿透。比喻只要有恒心;不断努力;事情自然会成功。

出处宋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乖崖援笔判云:‘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;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’”

用法联合式;作定语;含褒义。

例子乖崖援笔判云:“一日一钱,千日千钱;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(宋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)

正音“穿”,读作“chuān”,不能读作“cuān”。

辨形“滴”,不能写作“谪”。

故事 宋朝崇阳县令张乖崖为官清廉,铁面无私。一次见县衙管理铁库的库吏从钱库里偷了一文钱,张乖崖认为数量虽小但性质严重,必须严惩。该官吏不服,张乖崖判他死刑并在判决书上写道:“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;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

水滴石穿的详细解释

滴水久了可使石穿。比喻持之以恒,事必有成。语本《尸子》。后亦用“水滴石穿”比喻小问题日积月累也会成为大问题。△“绳锯木断”

【典源】

《尸子》(据《太平御览・卷七六三・器物部・锯》引)

水非石之[1];绳非木之锯。

注解

[1]钻:音zuàn,穿孔的器具。

【典故】

尸子,名佼,春秋末年时候的思想家。曾为商鞅的门下客,后来商鞅遭车裂,尸子避祸入蜀,终老一生。《尸子》一书原有二十篇,学说综合儒、墨、名、法四家,后来全书散佚,今本只剩十二篇。《尸子》书中提到:“水,虽然不是钻石头的钻子,但是可以把石头滴穿;绳子,虽然不是用来锯木头的锯子,但是只要不停的在木头上来回磨擦,同样可以把木头切断。”这是长时间累积下来的结果。后来“水滴石穿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持之以恒,事必有成。但也可用来比喻小问题日积月累也会成为大问题。例如在宋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中记载一个故事:张乖崖当崇阳令时,因为发现管理府库的官吏夹带一文钱出来,于是判处杖刑,但是他不服,张乖崖就提笔写下判例:“虽然每天只偷一文钱,但一千天之后就有一千文钱,日积月累就会变成为数可观的一笔钱,就像用绳子磨擦木头久了也会断,水不间断的滴在石头上也会有穿透的一天。”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石门文字禅・卷二八・请殊公住云峰》:“有志于立事,而事之竟成。无心于求名,而名之不舍。似水滴石,积之以日,而石自穿。”
  • 02.宋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四:“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
  • 03.明・朱之瑜《朱舜水集・卷八・书简五・与奥村德辉书八首之二》:“谚曰:『绳解木断,水滴石穿。』夫绳非木之锯,水非石之钻也,盖积渐使然耳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滴水久了可使石穿。

类别用在“自然现象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各位看簷下这块石板都被雨水滴出洞来了,真是水滴石穿的最佳印证。

这岩穴顶上的水滴个不停,千百年来水滴石穿,把地面上弄得坑坑疤疤。

语义比喻持之以恒,事必有成。

类别用在“意志坚定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这事要成功就得有水滴石穿的精神。

要是没有水滴石穿的耐心,这事怎么可能完成?

他辛苦了好几年,终于水滴石穿,完成这部巨著。

老师在毕业纪念册题下:“坚持不懈,水滴石穿。”

他认为谈恋爱要有水滴石穿的功夫,磨久了自然会有成果。

天下无难事,只要你有恒心,自然水滴石穿,获得最后成功。

“水滴石穿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shuǐ 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一种无色、无臭、透明的液体。例如~稻。~滴石穿。~泄不通。②河流。例如汉~。湘~。③江河湖海的通称。~库。~利。~到渠成(喻条件成熟,事情就会顺利完成)。~可载舟。跋山涉~。依山傍~。④液汁。例如~笔。墨~。⑤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。例如贴~。外~。肥~。⑥指洗的次数。例如这衣服洗过两~了。⑦姓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4
    ①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。例如~眼药。~落。~翠。水~石穿(喻只要有恒心,不断努力,事情一定能成功,亦作“滴水穿石”)。~漏(漏壶)。②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。例如水~。汗~。③量词,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。例如~水不漏。两~墨水。
  • 拼音 shí,dàn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。例如~破天惊(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)。②指石刻。例如金~。③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。例如药~。药~之言(喻规劝别人的话)。④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⑤姓。
  • 穿

    拼音 chuān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破,透。例如~透。揭~。~窬(钻洞和爬墙,指盗贼)。~凿。②通过,连通。例如~过。~行( xíng )。③着( zhuó )衣服鞋袜。例如~衣。~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