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肠:心肠都枯干了。
比喻写作思路贫乏。形容极力冥思苦想的样子。
出处:明・邵璨《香囊记》:“老夫如今年迈,没心绪搜索枯肠,偷今换古,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。”
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例子:今日宝云姐姐务要想个好顽的,若再教我搜索枯肠,那真坑死人了。(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十九回)
正音:“枯”,读作“kū”,不能读作“gǔ”。
辨形:“索”,不能写作“所”。
辨析:“搜索枯肠”和“俗不可医”都可以表示“极其庸俗”之意;但“搜索枯肠”比“俗不可医”的程度浅;语气轻。
谜语: 干尸腹部解剖 (谜底:搜索枯肠)
搜寻枯空的肚肠。语本唐・卢仝〈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〉诗 。后用“搜索枯肠”比喻竭力思索。△“两腋生风”、“挖空心思”
【典源】
唐・卢仝〈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〉诗(据《全唐诗・卷三八八・卢仝》引)
日高丈五睡正浓,军将打门惊周公。口云谏议送书信,白绢斜封三道印。开缄宛见谏议面,手阅月团三百片。闻道新年入山里,蛰虫惊动春风起。天子须尝阳羡茶,百草不敢先开花。仁风暗结珠琲瓃,先春抽出黄金芽。摘鲜焙芳旋封裹,至精至好且不奢。至尊之余合王公,何事便到山人家。柴门反关无俗客,纱帽笼头自煎吃。碧云引风吹不断,白花浮光凝碗面。一[1][2]润,两碗破孤闷。三碗搜枯肠,唯有文字五千卷。四碗发轻汗,平生不平事,尽向毛孔散。五碗肌骨清。六碗通仙灵。七碗吃不得也,唯觉两腋[3]清风生。蓬莱山,在何处。玉川子,乘此清风欲归去。山上群仙司下土,地位清高隔风雨。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,堕在巅崖受辛苦。便为谏议问苍生,到头还得苏息否。
[1]碗:指盛茶水的碗,体积较杯子为大。
[2]喉吻:喉头与嘴唇。
[3]习习:舒和的样子。
【典故】
“搜索枯肠”原作“搜枯肠”。搜,搜索、搜寻;枯,空;枯肠,枯空的肚肠。古人认为喝茶能够清肠解腻,让人神清气爽。唐・卢仝〈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〉诗 中,形容作者喝了好友送来的好茶之后,身心舒畅的感觉,他喝了第三碗茶之后,肚腹中的秽浊之物全部都被清扫一空,搜寻空肠,只剩下读过的诗书五千卷。后来“搜索枯肠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竭力思索。“搜索枯肠”较早的书证出自于明・邵璨《香囊记》第一○出:“老夫如今年迈,没心绪搜索枯肠,偷今换古,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。”
【书证】
- 01.明・邵璨《香囊记》第一○出:“老夫如今年迈,没心绪搜索枯肠,偷今换古,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。”
- 02.《三侠五义》第五回:“只见九个木匠分在两旁,各自搜索枯肠,谁不愿新奇讨好呢。”
- 03.《红楼梦》第八四回:“宝玉只得答应著,低头搜索枯肠。”
- 04.《镜花缘》第二三回:“俺被他们逼勒不过,忽然想起素日听得人说,搜索枯肠,就可做诗,俺因极力搜索。奈腹中只有盛饭的枯肠,并无盛诗的枯肠,所以搜他不出。”
- 05.清・吴雷发《说诗菅蒯》:“作诗固宜搜索枯肠,然著不得勉强。”
- 06.清・龚自珍〈与吴虹生书〉其一一:“弟搜索枯肠,长安知交,固惟有一虹生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比喻竭力思索。
类别用在“苦思极想”的表述上。
①看他这么伤心,每个人都搜索枯肠,想找些话来安慰他。
②他搜索枯肠,想找出一个确切的字眼来表达他的兴奋之情。
③有时候缺乏灵感,即使搜索枯肠半天,仍找不到创作的题材。
④这篇小说写到一半,他便遇到困境,任他搜索枯肠也写不下去。
⑤现在的他可说是江郎才尽,毫无灵感,即使搜索枯肠,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。
【辨识】
同义“搜索枯肠”及“挖空心思”都有用尽心思的意思。
异义“搜索枯肠”多用在写作或说话;“挖空心思”适用范围较广。
搜索枯肠 | 挖空心思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✅ | ✅ | 现在的他可说是江郎才尽,毫无灵感,即使搜索枯肠,也写不出一篇满意的文章。 |
❌ | ✅ | 每次推出新商品,商人无不挖空心思,想出一些促销的点子。 |
-
搜
拼音 sōu 部首 扌 总笔画 12①寻求,寻找。例如~集。~寻。~求。~讨。~罗。~刮。~索枯肠。②检查。例如~查。~身。~腰。~捕。~索。 -
索
拼音 suǒ 部首 糸 总笔画 10①大绳子或大链子。例如~子。~道。钢~。绞~。线~。②搜寻,寻求。例如~引。思~。搜~。探~。③讨取,要。例如~还。~求。~取。勒~。④尽,毫无。例如~然无味。⑤单独。例如离群~居。⑥姓。 -
枯
拼音 kū 部首 木 总笔画 9①失去水分,水全没有了。例如干~。~萎。~槁。~荣。~鱼衔索(串在绳索上的干鱼,形容存日不多)。②没趣味,无生趣。例如~燥。~肠(喻枯涩贫乏的思路)。 -
肠
拼音 cháng 部首 月 总笔画 7◎人或动物内脏之一,呈长管形,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,分“大肠”、“小肠”等部。例如~子。~衣。肝~寸断。羊~小道。脑满~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