寸铁:指短小的武器。
手里没有任何武器。
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背后郭淮引兵赶来,见维手无寸铁,乃骤马挺枪追之。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手里没有任何武器。
例子:“一二·九”运动中,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和拿着大刀的反动军警进行了英勇的搏斗。
正音:“寸”,读作“cùn”,不能读作“chùn”。
辨析:“手无寸铁”和“赤手空拳”含有“没有武器”的意思。但“手无寸铁”的语义范围比“赤手空拳”小;指没有兵器。而“赤手空拳”多指没有凭借。
“手无寸铁”之“铁”,典源作“刃”。手上没有短小锋利的武器。形容手上没有拿任何武器。语本南朝宋・刘敬叔《异苑・卷一○・杨香搤虎》。△“赤手空拳”
【典源】
南朝宋・刘敬叔《异苑・卷一○・杨香搤虎》
顺阳南乡杨丰与[1]名香于田[2],因为虎所[3],香年十四,手无寸刃,直[4]虎颈,丰遂得免。
[1]息:儿子。
[2]获粟:收割谷物。
[3]噬:音shì,咬。
[4]搤:音è,同“扼”,捉持、握住。
【典故】
“手无寸铁”原作“手无寸刃”。《异苑》一书所记皆神话传说之事,其中记载晋代一则故事:住在顺阳南乡的杨丰和儿子杨香在田里收割谷物时,被出没的老虎给咬住,年仅十四岁的杨香,手上没有拿任何短小锋利的武器,直接捉住老虎的脖子,结果救了父亲一命。刃就是铁器,所以后来从这里演变成“手无寸铁”这句成语,用来形容手上没有拿任何武器。另外在较早的文献汉朝李陵〈答苏武书〉:“兵尽矢穷,人无尺铁,犹复徒首奋呼,争为先登。”已可见到“人无尺铁”一词,意思是说:士兵伤亡惨重,箭矢也用完了,手上连一件短小的武器也没有,还是奋勇争先上前杀敌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三国演义》第一○九回:“(姜)维望山中而走,背后郭淮引兵赶来;见维手无寸铁,乃骤马挺鎗追之。”
- 02.明・李东阳〈司农笏〉诗:“司农手中无寸铁,夺笏击贼贼脑裂。”
- 03.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八回:“且说四位教主齐进四阙之中,通天教主仗剑来取接引道人。接引道人手无寸铁,只有一拂尘架来。拂尘上有五色莲花,朵朵托剑。”
- 04.《说唐》第一七回:“如今我手无寸铁,如何是好!”
- 05.《三侠五义》第一二○回:“智化道:『偏偏的小弟手无寸铁,止于拣了几个石子。第一石子就把那厮打倒,赶步抢过刀来,连连搠了几下。』”
- 06.清・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按此鱼牙排如锯,见人即噬,即在舟上亦有跃登肆害者,况在水中且手无寸铁乎?”
【用法】
语义形容手上没有拿任何武器。
类别用在“没有武器”的表述上。
①对方来势汹汹,我们手无寸铁,先退了再说吧!
②这些匪徒何等可恶!连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都不放过!
③为了保护家园,我们就是手无寸铁也要和强盗们对抗。
④警察手无寸铁地对抗歹徒,最后使出擒拿术,才制服了歹徒。
【辨识】
同义“手无寸铁”及“赤手空拳”都有手里空无一物的意思。
异义“手无寸铁”侧重于争斗时,专指没拿武器;“赤手空拳”则用于任何毫无凭借的情况下,适用范围较广。
手无寸铁 | 赤手空拳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✅ | ❌ | 这些匪徒何等可恶!连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都不放过! |
❌ | ✅ | 他赤手空拳地离开家乡,经过一番打拼,如今总算事业有成。 |
-
手
拼音 shǒu 部首 手 总笔画 4①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。例如~心。棘~(形容事情难办,像荆棘刺手)。着( zhuó )~(开始做,动手)。~不释卷。②拿着。例如人~一册。③亲自动手。例如~稿。~迹。~令。~书(a。笔迹;b。亲笔书信)。④技能、本领。例如~法(技巧,方法)。~段。留一~。⑤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。例如国~。扒~。生产能~。⑥小巧易拿的。例如~枪。~册。 -
无
拼音 wú 部首 一 总笔画 4◎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例如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 -
寸
拼音 cùn 部首 寸 总笔画 3①中国市制长度单位,一尺的十分之一。例如尺~。②短小。例如~土。~阴(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)。~心。~步难行。③姓。 -
铁
拼音 tiě 部首 钅 总笔画 10①一种金属元素,工业上用途极广,可以炼钢,可制各种器械,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。②形容坚硬。例如~拳。~军。~骑。金戈~马。~汉。~蹄。~腕。③形容确定不移。例如~铮铮。~的纪律。~证。④形容刚正。例如~面无私。⑤形容表情严肃。例如他总是~着脸。⑥黑色。例如~骊。~青。⑦兵器的代称。例如手无寸~。⑧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