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身无完肤的解释
shēn wán

身无完肤

shēn wú wán fū

ㄕㄣ ㄨˊ ㄨㄢˊ ㄈㄨ

身無完膚

体无完肤

身无完肤的意思

①《三国志 魏书 邓艾传》“子忠与艾俱死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师纂亦与艾俱死……死之日体无完皮。
”后以“身无完肤”指被打得遍体鳞伤。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。

出处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邓艾传》“子忠与艾俱死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师纂亦与艾俱死……死之日体无完皮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被打或驳斥等。

例子吴(吴时来)自姜(姜士昌)疏出,攻击叠至,身无完肤,旋卒于伍,寻至夺谥。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台省·御史大夫被论》

身无完肤的详细解释

即“体无完肤”。见“体无完肤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体无完肤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体无完肤”原作“体无完皮”。三国时,魏任命司隶校尉钟会为镇西将军,举兵伐蜀,因遭蜀将姜维阻于剑阁,久攻不下,因此萌生退兵之意。另一魏将邓艾趁此率军向南转进,深入蜀地,大破蜀军,逼近成都。后主刘禅觉大势已去,遂送印请降。邓艾率军进入成都,蜀汉灭亡。此次战役中,邓艾的奇袭战术居首功,也因此他深感骄傲,不但擅自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,拜刘禅为骠骑将军,又将蜀国旧臣,依其地位高低,或任命为朝廷官员,或收为下属。邓艾居功自傲,成为钟会谗谤他的借口,邓艾从此受到司马昭的猜忌。后来,邓艾和司马昭在商量灭吴之策时,意见不同,钟会、卫瓘、师纂等人乘隙向司马昭诬告邓艾谋反,于是朝廷下诏逮捕邓艾父子,派钟会负责将他们由成都押解至京师受审。这时钟会麾下有军队二十余万,遂密谋造反。但司马昭对钟会的野心亦早有防备,遂遣军入蜀讨伐钟会,双方在蜀宫城内外展开激战,钟会被杀,后由监军卫瓘接管蜀军。由于卫瓘亦曾参与诬陷邓艾,怕事迹泄露,于是派人杀邓艾父子,师纂亦在被杀之列。师纂平日为人,个性急躁,对人苛薄而缺乏恩泽,所以死状极惨,甚至被折磨得身上的皮肤没有一处是完好的。后来“体无完肤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受伤惨重。亦用来比喻遭人批评、驳斥得一无是处,面目全非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七回:“魏齐亲自下视,见范雎断胁折齿,身无完肤。”
“身无完肤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shēn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人、动物的躯体,物体的主要部分。例如~躯。人~。~材。~段。船~。树~。②指人的生命或一生。例如~世。献~。③亲自,本人。例如自~。亲~。~教。~体力行。④统指人的地位、品德。例如出~。~分( fèn )。~败名裂。⑤孕,娠。例如~孕。⑥量词,指整套衣服。例如做了一~儿新衣服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4
    ◎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例如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
  • 拼音 wán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全。例如~备。~全。~整。~善。~好。~璧归赵。覆巢无~卵。②尽,无。例如用~了。煤烧~了。③做成,了结。例如~毕。~成。~结。④交纳。例如~粮。~税。⑤姓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肉体表面的皮。例如皮~。肌~。切~之痛。体无完~。②表面的,浅薄的。例如~浅。~泛。③大:“薄伐猃狁,以奏~公”(“肤公”即“大功”)。